移至主內容

董氏基金會遭點名是假反煙 「靠政府標案吃香喝辣」

2025/09/28 17:28
179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照片

專訪《電子菸倡議聖經 衛福部隱匿的菸草減害歷史》作者_世衛菸草減害專家王郁揚希望能在2040年實現無煙台灣的願景。

菸害防制向來是公共衛生政策的重要議題,但近年來圍繞電子菸與加熱菸的政策爭論不斷延燒。繼國際間多國相繼採取「菸草減害」(Tobacco Harm Reduction, THR)的政策思維後,台灣卻仍走在全面禁止減害菸品的路線。近日,菸草減害倡議者、著有《電子菸倡議聖經 衛福部隱匿的菸草減害歷史》、《菸草減害 無煙台灣》、《煙害防治政策建議書》三本書的世衛菸草減害專家王郁揚公開點名,長期主導國內反菸宣導的董氏基金會,並非真正關注公共衛生,而是「靠政府標案吃香喝辣」,淪為錯誤政策的幫凶。


國際潮流:世衛菸草減害戰略已成主流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05年施行的《菸草控制框架公約》(FCTC),各國政府在打擊傳統紙菸危害的同時,也應發展「減害」策略,提供相對安全的菸草代用品,例如電子菸、加熱菸或尼古丁袋。英國、瑞典、加拿大、紐西蘭等國更以積極引導吸菸者轉向無煙菸品,作為邁向「無煙國家」的重要手段。瑞典甚至宣布將成為全球第一個「無煙國家」,被國際視為菸害防制典範。

然而,王郁揚直言,台灣政府卻選擇「一開一禁」──開放加熱菸、全面禁止電子菸,並創設「類菸品(Imitation Tobacco Products)」的模糊定義,這不僅違背世衛建議,也脫離國際趨勢,導致和新加坡一樣黑市氾濫,反而增加公共衛生風險。


董氏基金會被批「假反煙」

在專訪中,王郁揚語帶沉重地指出,台灣菸害防制法走向錯誤,最大的問題之一來自「菸捐菸稅」的依賴。政府一方面高喊反菸,一方面卻將菸捐菸稅收入作為健保、長照等公共支出的財源,形成嚴重矛盾。

在這樣的結構下,長年扮演反菸的董氏基金會,與政府利益緊密綁在一起。王郁揚直言:「董氏基金會表面上是反菸團體,但實際上拿了大量政府標案資金,辦比賽、搞活動、進入校園宣導,內容卻往往是錯誤的政策方向。說穿了,就是靠政府標案吃香喝辣。」

他更強調,部分反菸團體已經成為錯誤政策的推手:「政府政策錯了,這些執行單位就跟著錯。雖然我相信內部可能有人明白問題關鍵,但在龐大的財務依賴下,仍選擇沉默或隨波逐流。」


黑市氾濫、民眾受害

由於政策全面禁止電子菸,台灣的電子菸市場被迫轉入地下,缺乏法規監管與品質檢驗,不僅導致劣質產品橫行,更讓摻雜依托咪酯(Etomidate)或其它不明化學物質的案例層出不窮。王郁揚警告,這才是對公共衛生最致命的威脅:「本來可以透過課稅與檢驗提高使用門檻,保障消費者安全,但政府選擇全面禁止,結果就是黑市氾濫,反而讓吸菸者暴露在更高風險中。」

他指出,與國際間「減害」策略相比,台灣的禁令政策讓電子菸使用者被污名化,「在台灣抽電子菸,好像跟吸毒一樣」,這不僅造成社會誤解,也阻礙了真正想戒煙的人找到科學可行的代用品方案。


醫藥財團才是最大贏家

王郁揚更批評,菸害防制背後還有龐大的利益結構。他點出,台灣的醫療體系與藥廠,才是維持現狀的最大贏家。「從政府、財團到政策執行單位,整個『拒菸產業鏈』都被既得利益綁死。電子菸若合法化,許多戒菸藥物產品將面臨市場萎縮,這也是為何菸草減害政策始終被壓下來。」


信念來自「生命健康受益」

面對長達8年的倡議過程,王郁揚坦言,他早已習慣來自政府、假反煙團體與媒體的打壓與抹黑,但他堅持不退,原因只有一個:「生命健康」。他自述,自己原本是長期吸食紙菸的菸民,因家族遺傳有高血壓問題,傳統香菸讓健康惡化,直到轉用電子菸後,身體狀況獲得顯著改善。

「香菸致癌照賣,電子菸減害卻遭禁,這是不公不義,這太誇張了,我看不下去。」王郁揚說,他希望2040年能實現真正的「無煙台灣」,而不是靠傳統香菸支撐的「假反煙」。


結語

台灣菸害防制政策的爭論仍未停歇,一方面是世衛與各國成功的減害經驗,另一方面則是台灣政府與反菸團體的全面禁令。當董氏基金會遭點名「假反煙」、菸捐被揭露成為菸害防制政策最大矛盾時,社會不得不重新思考:究竟是誰真正關心公共衛生?誰又在「吃香喝辣」?答案,恐怕正藏在「菸草煙霧」背後。


王郁揚專訪影片

專訪電子菸倡議聖經作者_世衛菸草減害專家王郁揚_2040無煙台灣_菸害防制法

台灣菸害防制法為何與國際菸草控制脫軌?菸草減害是真的假的?電子菸傷害較傳統燃燒式紙菸少?菸捐菸稅是雙面刃?董氏基金會是假反煙?醫藥財團在幕後運籌帷幄? 2040無煙台灣願景有可能實現?

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可在《電子菸倡議聖經 衛福部隱匿的菸草減害歷史》一書中找到脈絡,讓讀者窺探國際如何藉由尼古丁電子菸實現無煙國家、美國總統川普拯救電子菸的競選政見脈絡以及世衛菸草減害專家王郁揚如此積極推動電子菸合法化的原因:「生命健康」。

製作團隊:台灣威卜 菸草減害網路媒體VAPE TAIWAN、台灣菸草減害研究院、台灣菸草減害協會、無煙台灣基金會。
書籍:電子菸倡議聖經 衛福部隱匿的菸草減害歷史 Taiwan Vaping Advocacy Bible
試讀連結:https://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9934003.pdf
受訪者:世衛菸草減害專家王郁揚

健康警語:吸入燃燒菸草產生的菸草煙霧(Tobacco Smoke)及焦油,導致肺癌。
戒煙專線0800636363


 

延伸閱讀:

衛生福利部:衛授國字第1140760506號:有關立法院陳委員瑩口頭質詢,請本部提供菸品健康福利捐運用於國民健康署費用,以及用於董氏基金會之經費相關資料,業經本部研處竣事,詳如附件,請查照。

https://ppg.ly.gov.tw/ppg/SittingAttachment/download/2025032171/50050360101052205003.pdf

禁售紙菸議題…反菸團體4個字拒挺!陳瑩批:他們拿補助合理嗎?

https://udn.com/news/story/6656/8376509

反菸團體稱全面禁售紙菸不切實際 陳瑩批:睜眼說瞎話!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7307/8376509

反菸團體拒挺全面禁售紙菸!陳瑩批:憑什麼拿補助?|品觀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aWwEVhyo48

衛福部菸害防制研討會綁標特定單位?「拒菸產業鏈」惹爭議

https://vapetaiwan-media.com/news/controversial-bid-apec-international-onference-on-challenges-of-tobaccocontrol-for-new-nicotine-and-tobacco-products/

第一本書:台灣首本菸草減害專書《電子菸倡議聖經》全台書店開賣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35/8588380

第二本書:最新研究《菸草減害 無煙台灣》世界電子菸日出版 籲善用生物標記技術防治煙害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35/8774968

第三本書:突破菸害防制僵局 王郁揚新書剖析世衛菸草減害策略與無煙台灣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35/8976436

台灣威卜:我反煙我驕傲 澄清民進黨立委范雲錯誤指控

https://vapetaiwan-media.com/news/%E5%8F%B0%E7%81%A3%E5%A8%81%E5%8D%9C%EF%BC%9A%E6%88%91%E5%8F%8D%E7%85%99%E6%88%91%E9%A9%95%E5%82%B2-%E6%BE%84%E6%B8%85%E6%B0%91%E9%80%B2%E9%BB%A8%E7%AB%8B%E5%A7%94%E8%8C%83%E9%9B%B2%E9%8C%AF%E8%AA%A4/

王郁揚聲明:我後面是世界衛生組織 菸草控制框架公約(WHO FCTC)

https://vapetaiwan-media.com/news/%E7%8E%8B%E9%83%81%E6%8F%9A%E8%81%B2%E6%98%8E%EF%BC%9A%E6%88%91%E5%BE%8C%E9%9D%A2%E6%98%AF%E4%B8%96%E7%95%8C%E8%A1%9B%E7%94%9F%E7%B5%84%E7%B9%94-%E8%8F%B8%E8%8D%89%E6%8E%A7%E5%88%B6%E6%A1%86%E6%9E%B6/

台灣威卜參加2025勞動節遊行 呼籲政府推動菸草減害政策 邁向無煙台灣

https://vapetaiwan-media.com/news/%E5%8F%B0%E7%81%A3%E5%A8%81%E5%8D%9C%E5%8F%83%E5%8A%A02025%E5%8B%9E%E5%8B%95%E7%AF%80%E9%81%8A%E8%A1%8C-%E5%91%BC%E7%B1%B2%E6%94%BF%E5%BA%9C%E6%8E%A8%E5%8B%95%E8%8F%B8%E8%8D%89%E6%B8%9B%E5%AE%B3/

本篇報導使用AI工具協助產出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