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排灣勇士高世鴻Tjanubak Rusiguwan的城市奮鬥史

2025/09/25 22:50
146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在傳承與創業之間:排灣勇士高世鴻的城市奮鬥史
源於山林 心繫古樓

照片

【屏東/彰化連線 記者/程德昌Valjeluk Katjadrepan】

        在台灣南端那片充滿靈性的土地上,屏東來義鄉古樓村,一個名叫高世鴻的排灣族孩子誕生了。他的排灣族名字是 Tjanubak Rusiguwan,這名字在族語中代表著家族的榮耀與傳承,不僅是血脈的延續,更蘊含著祖先對他一生行事為人的祝福與期許。他出生在一個備受敬重的家庭,家中排行第二,父親是高偉富,母親是戴桂花,與他一同成長的還有姊姊高婉貞。這片被山林環抱的土地,滋養了他的童年,空氣中瀰漫著泥土與芬多精的清香,耳邊是祖母輕柔的吟唱與耆老們講述的古老傳說。從小,他就學會了謙遜與堅毅,也與部落裡的每一位家人、每一片土地建立了無可取代的情感連結。

照片

        然而,更深層的影響來自他的爺爺,高德成老鄉長。爺爺是家族的榮耀,也是部落中備受尊敬的領袖。高世鴻從小就在爺爺身邊看著他如何為族人奔波,如何協調紛爭,如何用智慧與愛心維護部落的團結。爺爺的服務精神與對族人的無私奉獻,在他年幼的心中種下了「服務」的種子。他不止一次聽到爺爺說:「我們生在部落,長在部落,就該為部落盡一份力。」這句話如同一道無形的家訓,深深烙印在他的靈魂深處,讓他明白,對族人的責任是與生俱來的使命,也是他一生將要肩負的重擔。這份根植於血脈中的責任感,成為他日後人生所有選擇的指引。

照片

軍旅淬煉 跨越山海

        在古樓國小與來義國中完成基礎教育後,一個重要的轉捩點來臨了。為了追求更廣闊的知識與視野,年輕的高世鴻獨自北上,離開了熟悉的山林,前往明志技術學院(現為明志科技大學)就讀。這段遠離家鄉的求學路,是他人生第一次正式與部落文化分離,也充滿了挑戰。他必須適應城市快速的生活節奏,面對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學,同時也努力克服思鄉的孤獨感。這段經歷讓他學會了獨立自主,也同時拓寬了他的視野,讓他得以從更宏觀的角度審視自己的族群與所處的社會,並思考如何將原鄉的文化與城市的脈動相融合。

照片

        畢業後,他選擇了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投身軍旅,成為一名憲兵志願役士官。這段為期十年的軍旅生涯,不僅淬煉了他的體魄,更磨練了他的心志,教會他紀律、責任與領導力。憲兵的嚴格訓練,讓他養成了凡事追求精準、絕不馬虎的態度;而作為士官,他學會了如何帶領部隊,如何在壓力下做出果斷決策,以及如何照顧與關懷部下的需求。軍中的歷練,讓他從一個山林青年蛻變為一位穩重可靠的國家棟樑,這些寶貴的經驗,無論是紀律、應變能力還是團隊協作精神,都為他日後的多重身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讓他明白,唯有先能管理好自己,方能肩負起服務他人的重任。

照片

攜手共創 異地築家

        在軍中服役期間,高世鴻的人生迎來了另一位重要的伴侶。他與來自屏東滿州鄉長樂村八瑤部落的排灣族女孩蔣淑芬相識、相愛,並攜手步入婚姻。這段聯姻不僅是兩個人的結合,更是兩個不同排灣部落文化的交融。儘管來自不同鄉鎮,但他們對家鄉的共同情感,對部落文化的共同熱愛,讓他們的心緊密相連。婚後,他們共同育有三位可愛的女兒,組成了幸福美滿的家庭。在軍旅生涯結束後,高世鴻選擇退伍,與岳家一同前往中國經商,開啟了全新的挑戰。

照片

        這段異鄉奮鬥的歲月充滿了未知與艱辛,面對陌生的文化、複雜的市場,他們從頭學起,白天四處奔波,晚上研究商業模式,夫妻倆相互扶持,從未抱怨。他們不僅積累了寶貴的經商經驗,也更堅定了彼此同心同德、共創未來的信念。在異鄉打拼的那些日子裡,他們常常聊起家鄉,回憶童年的山林與河流,這份共同的記憶成了他們最強大的精神支柱。他們在異鄉奮鬥,同時也將根牢牢地紮在彼此的心中,為日後回到家鄉、重新開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讓他們更加珍惜與家人的團聚時光。

照片

回歸故里 深耕彰化

        在中國經商數年後,高世鴻與太太於民國104年(西元2015年)決定返台定居,這是一場回歸本源的旅程。回到台灣後,他先是協助親戚管理工廠,將過去在中國累積的經商與管理經驗應用於實體產業,展現出他極強的適應力與實踐能力。然而,他的創業精神並未因此停歇,他深信,唯有自主創業,才能更自由地實現自己的理想與抱負。不久後,他與太太蔣淑芬在彰化攜手創業,從零開始打造屬於他們自己的事業版圖。

        他們從一個小小的烘焙工作室起家,從麵粉、烤箱到每一份產品的包裝,每一個細節都親力親為。憑藉著對品質的堅持與對顧客的熱情,他們的事業逐漸獲得了在地居民的認可。從烘焙工作室到如今經營一家複合式餐飲,這段創業之路充滿了汗水與堅持,也充滿了喜悅與成就感。高世鴻負責營運管理,太太則發揮烘焙長才,夫妻倆分工合作,將對生活與美食的熱情融入事業,讓店面成為顧客們溫馨的歸屬。在彰化深耕的這段時間,儘管遠離故鄉,他們的生活卻變得更加豐富與充實,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在這片全新的土地上,為家人與事業打造了一個全新的「家」。

服務為本 使命所趨

        儘管高世鴻與家人定居於中部,但他從未忘記自己作為排灣族人的身份與責任。這近二十年的婚姻歲月中,他不僅是事業上的經營者,更是社區與族群服務的熱心參與者。他先後擔任彰化市聯興國小家長會的委員及副會長,他積極參與校園活動,為孩子們爭取更好的學習環境,協調家長與校方之間的溝通,贏得了家長們的信賴與肯定。同時,他更是彰化縣原住民文化協進會的監事及常務監事,積極參與文化推廣與協調,舉辦各類原住民文化活動,讓更多在地居民了解並欣賞原住民的藝術與精神,確保族人權益,讓原住民文化能在城市中持續傳承與發光。

照片

        此外,他還擔任滿州鄉旅中同鄉會的理事與秘書長,凝聚離鄉背井的族人們,組織聚會,分享資訊,讓他們在異鄉也能感受到家的溫暖與歸屬感。在彰化市台鳳會中,他身為副會長,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拓展人脈,為日後的服務之路積累了更多資源與能量。這些服務經歷,不僅證明他對族人的深厚情感,更展現了他從未停歇的奉獻精神與卓越的領導才能。對他而言,服務不是一份職責,而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他回饋社會、回饋族人的最佳方式。

繼承血脈 承擔責任

        在這些服務與奉獻的背後,一股更強大的使命感正在醞釀。高世鴻的成長歷程,始終與「服務」二字緊密相連。從小在爺爺高德成老鄉長的政治熏陶下,他深知服務族人是家族血脈中流淌的責任。當他目睹了彰化縣的族人為了爭取權益而奮鬥的困境,那股根植於血脈深處的責任感便被重新喚醒。他看到,在城市中奮鬥的族人,往往因為資訊不對等、資源匱乏而面臨諸多挑戰。他知道,這正是他可以發揮所長,為族人創造改變的時刻。

照片

        去年,當彰化縣終於增設了盼望已久的一席山地原住民議員席次,這消息不僅是族人們的希望,也成了高世鴻人生的新召喚。彰化地方的長輩與耆老們,看見他多年來的付出與奉獻,紛紛前來鼓勵與支持,希望他能站出來,為彰化縣將近二十年來沒有專屬代言人的山地原住民爭取更多的權益與福利。他們的話語充滿了期待與信任:「世鴻,你是我們從小看著長大的,你的爺爺是我們的領袖,現在是時候,該你站出來了。」這些話語,對高世鴻而言,不僅僅是鼓勵,更是沉甸甸的責任,他知道,這是族人對他的信任,也是對他家族幾代人服務精神的肯定。

照片

展望未來 不負所託

        面對長輩們的期盼與族人的希望,高世鴻知道自己責無旁貸。他深思熟慮後,於去年年底正式宣布參選2026彰化縣山地原住民議員選舉。他參選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贏得一個職位,更是為了實現一個承諾:讓所有居住在彰化縣的山地原住民族人,都能擁有如同原鄉一樣的權益與福利。他希望將在城市中累積的經商與服務經驗,轉化為改變的力量,為族人爭取更好的教育、醫療、文化與社會資源。他規劃著如何建立更有效的溝通平台,如何讓族人獲得更即時的就業與創業資訊,以及如何透過文化活動,讓原住民的聲音在城市中被更多人聽見。

照片

        這不僅是一場選舉,更是一場關於希望與傳承的奮鬥。從屏東古樓走出來的排灣族青年,在城市中淬煉,又在服務中成長,如今,他正準備踏上一個更廣闊的舞台,用他的一生所學,去回饋與服務他所深愛的族人,不負所有人的期許與託付。他相信,只要團結一致,共同努力,他們定能為彰化縣的原住民社區開創一個更美好的未來,讓每一位族人都能驕傲地生活,自信地邁步向前。

照片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