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義村114年收穫祭市集熱烈徵件 村民齊展手藝共創地方榮景
來義村收穫祭市集熱烈徵件 村民齊展手藝
共創地方榮景
【屏東/來義 記者/程德昌Valjeluk Katjadrepan】
為凝聚社區向心力並發揚在地文化特色,屏東縣來義村年度盛事「收穫祭市集」即日起開放攤位徵選,限定本村村民參與。此次活動以「村內限定・共創榮景」為主軸,號召村民展現手作技藝、傳統料理與農產特色,打造專屬來義村的節慶亮點,預計將成為年度最具溫度的文化饗宴。

徵選主題:從餐桌到工坊,挖掘村落生命力
本次市集聚焦「在地性」與「共享精神」,徵件範圍涵蓋四大類別:
- 手作工藝:刺繡、編織、木雕等傳統技藝,或創意手作小物
- 風味料理:部落傳統美食、家傳私房菜、季節限定點心
- 農產直送:當季蔬果、有機作物、特色加工品(如醃製物、果醬)
-
文化體驗:排灣族文化元素商品、節慶裝飾、故事導覽服務
照片
主辦單位特別強調,攤位內容需具備「來義DNA」,無論是運用本地原料的洛神花蜜餞,或重現祖靈祭典的祈福飾品,皆能透過市集平台轉譯成當代生活美學。
三大亮點:從經濟到文化的多維度價值
- 人潮匯聚效應
結合收穫祭傳統祭儀與市集活動,預計吸引鄰近鄉鎮逾千人次參與。過往數據顯示,市集單日營業額可達新台幣30萬元,成功為村民開拓客源。 - 跨世代交流平台
規劃「青銀共創區」,由長輩指導藤編技藝、青年協助數位行銷,促進傳統與現代的對話。去年曾出現80歲耆老與返鄉青年聯手推出「月桃葉手機包」的熱銷案例。 - 品牌孵化基地
提供免費攤位設計諮詢與產品攝影服務,協助村民建立識別系統。2024年市集更促成「山棕掃帚工作坊」轉型為常態性社企,創造五個在地就業機會。
報名機制:從速登記,額滿即止

本次徵選採「先到先審」制,主辦方將組成評選小組,依據產品獨特性、文化連結度、陳列創意等標準進行書面審查。通過者除可獲攤位補助金新台幣2,000元,更能參與後續培力工作坊,學習社群經營與永續商業模式。
關鍵時程
- 即日起至9月20日:開放線上登記(Line官方帳號@laiyifair)
- 9月25日:公告入選名單於村辦公處布告欄
- 10月10日:攤主說明會(含陳列示範與稅務講座)
文化顧問現身說法:市集是活的博物館
排灣族文化研究者指出:「收穫祭市集不該只是交易場所,更是『文化再生產』的現場。」以去年市集為例,有攤主將小米酒釀造過程設計成體驗課程,讓遊客從蒸煮、拌麴到封甕全程參與,成功將製酒技術轉化為文化教材。
來義村宏村長強調,本次活動特別增設「文化認證標章」,凡使用傳統工法或部落原料的攤位,經審核後可於攤位懸掛琉璃珠圖樣認證旗,提升產品附加價值。活動當日更安排耆老巡攤解說,讓每件商品背後的故事能被完整述說。
邀約與叮嚀頻排幅畫基
從醃漬山豬肉的陶甕到月桃編織的婚禮頭飾,來義村收穫祭市集正張開雙臂,等待村民用雙手訴說屬於這片土地的故事。即日起讓您的拿手絕活成為村落文化拼圖中不可或缺的一角。讓我們以攤位為畫布、以創意為顏料,共同繪出來義村最動人的文化風景!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