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傾聽、溫柔陪伴——侯懿真心理師在心理腫瘤基金會分享癌友溝通指南
在癌症的旅程中,關心與陪伴往往不只是家人朋友的心意,更是病友心靈支持的重要力量。昨天(8月4日),侯懿真心理師於心理腫瘤基金會,舉辦專題講座「如何與他(她)好好說:陪伴癌症病人與溝通」,現場吸引病友、家屬以及醫療人員一同參與。
講師指出:「我們時常想表達關心,但一句無心的話可能帶來壓力。」從病友初診、治療、復發、到末期各階段,細緻分析每個階段的陪伴重點。她提醒大家,與其急於提供建議或加油打氣,不如以「傾聽與陪伴」為核心,給予病人最溫柔穩定的支持。
講座中特別提醒常見的「關心誤區」,例如「你要加油喔!」可能讓病人感到被壓力提醒,「不要想太多」則易讓人感覺被拒絕或孤單。相對地,侯心理師建議用「我會陪著你,有需要我都在這裡」、「我聽你說,不急」、「如果你願意,我可以……」等方式,讓病友感受到真誠與被理解。
基金會表示,這堂課不僅幫助大家學會如何表達合適的關懷,也讓彼此心中都種下「陪伴,是一種溫柔的力量」的種子,更引導病人與家屬找到希望、找到屬於自己的小星星。心理腫瘤基金會持續舉辦更多支持活動,攜手打造癌友與家屬的心理後盾,歡迎癌友、癌友家屬、一般大眾共同參與及關注癌友情緒照顧。

圖一|侯懿真心理師講解「不同階段的陪伴重點」,讓與會者理解從就醫到末期的溝通關鍵。
(插圖為林珂睿心理師創作)
主辦單位: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馬偕紀念醫院癌症中心
# # #
財團法人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創立於2013年,深信「癌症病人的情緒照顧,如同身體症狀一樣被重視」,關注罹癌者不同治療階段的心理需要,引進國際趨勢,積極推廣「心理腫瘤醫學」。透過病友心理服務、醫護教育訓練、宣導及公衛倡議,結合臨床醫療與實務資源,提供癌友及其家屬社會心理支持,期待降低癌症病人的情緒困擾,在身體、心理及社會三方面支持下,達成照護癌症病患心理,順利進行正規治療提高生活品質的目標。
# # #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