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新營社大師生用鏡頭記錄綠都心公園災後生態

2025/07/26 10:30
24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丹娜絲風災過後,新營的南瀛綠都心公園也受風災影響。為推動新營在地民眾關注颱風對公園路樹及水域生態的影響。新營社區大學的「自然生態攝影社」今(25)日上午在綠都心公園舉辦「水域生物影像紀錄123」活動。本次活動由自然生態攝影社的黃嘉隆老師擔綱主講人,黃嘉隆老師同時也是新營社大「漫步認識台灣植物」課程講師以及巴克禮公園永續經營協會的理事,對於公園管理以及生態教育有著豐富的經驗。

新營社大表示:「這次活動一開始是為了推動居民關注在地公園生態,有些人可能會覺得生態紀錄很困難,但其實只要懂得竅門,使用隨身的手機也能記錄。這次活動遇到颱風,颱風不只損壞居民的住家,也會對公園生態環境造成重大影響,希望透過這次活動帶學員觀察颱風對公園生態的影響」

這場活動一開始便迎來驚喜,參與的朋友很幸運地遇到了「鳳頭蒼鷹」,黃嘉隆老師把握機會解說鳥類攝影的竅門,並帶領著觀察鳳頭蒼鷹的狀況。雖然綠都心公園內斷裂的殘枝幹木已大致清理,鳳頭蒼鷹與翠鳥等生物仍可見蹤影,但颱風留下的痕跡猶存。黃嘉隆老師表示:「大家一眼望去可以看到公園明亮很多,因為許多樹木的枝幹、遮陰都被吹斷」。

照片

學員拍攝與觀察鳳頭蒼鷹

作為綠都心公園是整個新營地區占地面積最大的公園,綠都心同時也有著寵物公園、親子互動、生態教育的功能,是新營人生活中重要的一環。許多參加本次活動的學員都對綠都心公園相當熟悉,也正因為這份熟悉,他們更能發覺風災後的變化。一位學員表示:「這裡之前很多黑冠麻鷺的巢穴,但在風災後幾乎都消失了」。

在景觀湖的附近,也有數株樹木倒塌,嘉隆老師分享:「可以看到樹倒塌的原因很多,比如其中一側的樹木和樹木間距比較緊密,能互相擋風;另一側的樹木只有單株,就可以發現它受損的狀況比較嚴重。」另外,也有幾株榕樹連根倒塌,嘉隆老師分享到:「這些榕樹雖然受損嚴重,但理論上還能活,只是公園方不一定有能力去做。尤其有些修復工作需要大型機器進場,而公園道路的空間有限,機器不一定開的進來。」這也點出了公園在災後重建所面臨的挑戰。

照片

學員詢問透過手機拍攝小昆蟲的技巧

這一次參與的學員各有所好,有些是對老樹觀察紀錄有興趣、有些是對攝影記錄有興趣、而有些則是希望能更了解自己生活中的公園環境。新營社大近年開始推動透過「自然生態攝影社」紀錄綠都心公園生態,希望能在新營推動在地生態教育,讓更多人住民認識自己生活的環境,也希望能通過影像紀錄為綠都心公園的生態樣貌與風災後的復原歷程留下珍貴的資料。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