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耳社區理事長蔡登進、永遠忠誠龍舟隊、常備士官班校友會、龍崎教養院院生:風雨中的堅韌與互助
鹿耳社區理事長蔡登進與永遠忠誠龍舟隊、常備士官班校友會、龍崎教養院院生:風雨中的堅韌與互助
(台南/佳里 2025.7.19.記者/程德昌Valjeluk Katjadrepan)
儘管強勁風雨持續侵襲,台南佳里地區今日(19日)仍可見一群身著雨衣的身影,他們不畏惡劣天候,正奮力協助騰宇公司搶救因災受損的物資。這群由鹿耳社區理事長蔡登進帶領,成員包括永遠忠誠龍舟隊、常備士官班校友會以及龍崎教養院院生的志工團隊,在風雨交加中展現出令人動容的堅韌與互助精神,為災區帶來一線暖意。
風雨中的逆行者:為了降低災損,我們無畏
「風雨持續下著,但為了降低災損,大伙仍在風雨中奮戰中。」鹿耳社區理事長蔡登進站在泥濘中,一邊指揮物資搬運,一邊用嘶啞的聲音勉勵著身旁的夥伴。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堅毅,即使雨水模糊了視線,也無法動搖他帶領團隊投入救災的決心。對於蔡理事長而言,每一次的社區服務,都是對「里仁為美」的實踐,尤其在天災面前,更是不容推辭的使命。
永遠忠誠龍舟隊的隊員們,平時在水上訓練龍舟,練就了強健的體魄和高度的團隊協作能力。此刻,他們將這些能力轉化為實際的救援行動。隊長李明華(化名)搓了搓冰冷的手,但搬運物資的動作卻絲毫不減緩。「我們習慣了團隊作戰,雖然現在不是在划龍舟,但目標都是一樣的,就是讓事情順利完成,減少損失。」他提到,看到被泡水損壞的機器和堆積如山的雜物,大家心裡都很不好受,但這也激發了他們更強的動力。每一箱被搬上貨車的物資,都像是划過一道道難關,讓他們離勝利更近一步。
常備士官班校友會的成員們,則展現出軍人特有的紀律與效率。他們有條不紊地將受損物資分類、搬運,並利用他們累積的經驗,盡可能地減少二次損害。退役士官長王建國(化名)戴著手套,仔細地擦拭著受潮的電子設備。「我們受過專業訓練,知道如何在緊急狀況下保持冷靜,有效率地完成任務。雖然已經退役,但為社會服務的心永遠不會變。」他表示,這不僅是一次救災,更是一次凝聚力量的機會,讓退役軍人的價值得以延續。
龍崎教養院院生:用行動證明「我們也能貢獻」
在這次的救災隊伍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龍崎教養院的院生們。他們雖然身體或心智上有些許不同,但在志工老師和教保員的陪同下,卻絲毫不輸給其他成年志工。他們有的負責傳遞輕型物品,有的則在相對安全的區域進行分類整理。小文(化名),一位患有輕度智能障礙的院生,正興奮地將一箱箱文件從地上搬到高處,儘管動作有些笨拙,但臉上卻洋溢著參與的喜悅。「我可以幫忙!我很有力氣!」他開心地說道,樸實的言語中透露出渴望被肯定、渴望貢獻的心情。
龍崎教養院的張老師(化名)在一旁溫柔地指導著院生們,她表示:「我們希望院生們不只被照顧,也能有機會回饋社會。透過參與這類的志工活動,他們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培養自信心,也能學習與他人互動。雖然過程會比較辛苦,但看著他們臉上的笑容,一切都值得了。」對於院生們來說,這不只是一次單純的搬運作業,更是一次證明自我、融入社會的寶貴體驗。
風雨無阻,情義相挺:攜手共度難關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風雨仍舊持續,但這群志工們的熱情卻絲毫未減。從上午9點49分抵達現場,直到下午1點51分,他們仍然不間斷地在風雨中穿梭,汗水與雨水交織,疲憊卻也充滿成就感。鹿耳社區理事長蔡登進強調:「我們相信人與人之間的互助力量。今天我們幫助騰宇公司度過難關,明天或許我們也會需要別人的幫助。這種情義相挺的精神,正是社區凝聚力的來源。」
這不僅是一場與風雨的搏鬥,更是一場關於人性光輝的展現。在困境面前,鹿耳社區理事長蔡登進、永遠忠誠龍舟隊、常備士官班校友會以及龍崎教養院院生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真諦。他們的身影,在風雨中顯得格外高大,為受災的社區帶來了希望,也寫下了一頁頁關於堅韌與愛的動人篇章。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