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德藝文閃耀《微碼之光-新存在主義藝術》柏林熠熠生輝
嘉義縣--德國連線報導/記者林慧茹

(台灣藝術家在德國柏林柏林Kurt Mühlenhaupt Museum發光,展覽主題為微碼之光-新存在主義藝術。左起段大中,王以亮,王德合三位藝術家。記者林慧茹翻攝)
本次展覽緣起於中山大學 西灣學院 王以亮教授,他受邀請於德國柏林--克特•姆赫哈波特 博物館(柏林Kurt Mühlenhaupt Museum)第一館空間展出 ,展出作品28幅傑作,以藝術結合科學與哲學,創新自旋風格,獲得熱烈回響與肯定。
德國微碼藝術策展人林婉千與王以亮教授並聯手策劃自7月17日~8月31日--邀請台灣藝術家王德合、周文麗、段大中也於德國柏林 克特•姆赫哈波特 博物館二館空間同時連袂展出。

(台、德、日三位音樂家為開幕式演出。記者林慧茹翻攝)
7月17日開幕式嘉賓出席踴躍下午七點,貴冠雲集,開幕演出表演由德國、台灣、日本三國藝術家組成的當代前衛音樂「音樂行爲泛音表現藝術」開場演出。
王以亮教授受邀於開幕演講,台灣駐德大使謝志偉伉儷蒞臨,德國劇作家Peter 夫妻,前駐義大利官員何先生..等貴賓蒞臨。謝大使特別與會致詞,爲台灣發聲。

(左.美術館頒發王以亮教授「 藝術傑出貢獻獎」由駐德謝志偉大使見證。記者林慧茹翻攝)
王以亮教授榮獲美術館高度肯定其作品傑出貢獻、並獲典藏兩張作品,館方特頒予「 藝術傑出貢獻獎」,謝志偉大使見證頒獎。
王以亮教授2015年創立~「新存在主義藝術運動」以哲學家保羅田立克所倡議的新存在主義爲藝術內容,加入來自新物理的量子自旋的靈感,創立獨特的自旋風格,強調關懷生命與終極盼望,將藝術、科學、哲學的融合,以藝術觸碰心靈的重建。

(開幕式台德藝文交流合照。前排中謝大師伉儷,許瓊文老師,王德合老師伉儷,王以亮教授。記者林慧茹翻攝)
這次7月17日開幕有台灣--嘉義高中的許瓊文老師帶著嘉中來德國遊學的學生們與柏林當地師生一起前來參加開幕,她更於活動中義務擔任藝術家導覽的德語翻譯,讓開幕式溝通順暢,以藝會友,促進文化交流。

(王以亮教授,前駐義大利官員何先生,王德合老師。記者林慧茹翻攝)
王德合老師表示:「大家一起來支持與欣賞畫作,許許多多友誼成就了一個美好的開幕夜晚。」
這次柏林展出作品除了展出王德合老師6件台灣帶來的百岳油畫創作,還有21件他來德國兩週所畫的素描小品。
6件油畫創作都是採用類似水墨的長條形式,在西方寫實中探討《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東方山水精神。
現地創作的素描小品,則是在德國街頭及博物館參觀所見的各式雕像紀錄。
王老師在台灣接受長期美術教育,複製的石膏像素描是基本功。他表示此次以再練功的心情直接面對原作,一方面幫助自己凝視描繪對象的細節,也希望能藉由更多的紀錄累積,自然呈現德國人的文化及美學觀。

(左起王以亮,段大中,王德合三位藝術家。記者林慧茹翻攝)
藝術家段大中展出八幅作品,以建築來架構水墨感的作品,呈現墨色與墨韻的現代感。

(藝術家周文麗。記者林慧茹翻攝)
周文麗藝術家則展出三幅作品,更是具有東方禪意,佛學美感的心象表現,表現性的繪畫風格表達了東方新存在的藝術美學。
8月31日展出結束,晚上19:00將以前衛的音樂行動做爲展覽覽畢幕式。期盼台灣的新存在藝術與歐洲文化藝術互相激盪出心靈的火花,更增添台德藝文交流光彩。
展場:Kurt Mühlenhaupt Museum
展出藝術家:
王以亮 、王德合、
周文麗 、段大中。
策展人:林琬千
展期:2025.7.18-8.31
開幕酒會:7/17(四)19:00
閉幕酒會:8/31(日)19:00
歡迎蒞臨指導
**
感謝王以亮教授接受連線採訪。
記者林慧茹連線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