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海德格四元講座與針筆畫展串聯文化想像

2025/04/29 23:08
45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記者高靜雯/ 台南報導

照片

面對全球科技迅猛發展與文化斷層的雙重挑戰,人文與藝術如何回應時代、照見未來?由灣顏工坊與戲遊傳說藝創文史工作室共同主辦的系列講座「海德格《安居四元·詩意存在》景象世界與《場域故事學》」,作為《光在跳舞的地方——黃宇新針筆畫展》系列活動的一環,已於4月12日及26日圓滿舉辦。

主講人黃荻昌博士從西方存在主義與現象學哲學出發,結合對台灣地方文化與現代技術的深度觀察,提出一條融合人文、科技與在地生命美學的文化再生之路。他以海德格提出的「蒼穹、諸神、大地、凡人」四元論為核心,強調人與自然、神性、歷史之間的關聯不應被現代技術割裂,藝術正是儲存並敞現真理的重要媒介。唯有重新發掘台灣古層文化、宗教精神與地方故事,並以詩意的方式轉譯給年輕世代,台灣才能在全球浪潮中展現文化韌性與未來想像。

策展人陳莉諭女士強調:「追尋自我,要從台灣的線條開始。線條是根的原型,往下紮根,就不至於漂浮。」她引用德日進神父的話表示,「愛」與「合」是21世紀新文化的靈魂。而這樣的精神,也深刻體現在黃宇新細膩詮釋台灣鐵道、建築與風景的針筆畫中。2017年,前臺灣手工業推廣中心總經理魏吟冰初見黃宇新畫作,讚其「以最純淨的心畫最複雜的畫」,給予創作者莫大鼓勵,也為年輕畫家點亮前行之路。

此次畫展展出黃宇新十餘年來的田野調查成果與手繪創作,作品細膩如工筆畫,展現出極高的定、靜、敏、細美學,帶領觀者重返鐵道與風景的時光記憶。展場並展示田調照片與畫作對照,呈現藝術轉譯與文化紀錄的雙重價值。

戲遊傳說藝創文史工作室代表郭玲君指出,文創不僅是商品,更是對人文與地景的深度關懷,此次跨團隊合作是一次重要嘗試,期盼在此場域激盪出更多文化創新的火花,形塑屬於台灣的文化未來。

誠摯邀請大眾蒞臨《光在跳舞的地方——黃宇新針筆畫展》,展期即日起至5月31日止,展覽地點位於臺南市東區育樂街197巷10號B棟2樓(西竹圍之丘文創園區後方B棟),展出時間為每週五至週日11:00至18:00。更多資訊與報名詳見灣顏工坊與戲遊傳說粉絲專頁。期待與您一同見證線條間跳動的光與詩。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