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其實只是人生的一場深刻體驗 能當飯碗嗎?



登山,其實只是人生的一場深刻體驗 能當飯碗嗎?
※ 在投入「靠山吃飯」這一行的人,起初一定很徬徨、掙扎?畢竟,在台灣這是一條很窄、很崎嶇的路,而且是很專業、很高折損率又很有風險的路?一些年輕人在這門外徘徊許久,一再問自己:山、登山能激起自己的熱情嗎?自己有多少能耐來勝任這工作?接連的叩問自己、探索自己、考驗自己,然後才下的決定。既來之則安之,相信你的未來,掌握在自己手中! ※
恭喜你,今生能夠跟山邂逅、深交、甚至相許。登山,是生活裡的一部分,有人把他當成生活的全部亦未嘗不可?自山林活動興盛以後,「靠山吃飯」儼然成為可能,只是這個飯碗不容易端起,即使端得起也會很辛苦?長年且高強度在山林裡馳驅,對身體機能的「耗損」立即而明顯?假如你從年輕就積極投入並以此為職業,能「撐」到中年已屬不易,更別說中年以後的經濟來源,弄不好還「搞」得一身毛病,給老年歲月帶來苦痛?欲投入此行業者,豈能不多加深思?
人的一生當中,確實會經歷很多面向的體驗和經歷,也都有深淺不一的感受和發想,而選擇與山為伍,這跟決定靠山吃飯是兩回事?與山為伍,可以隨興、可以盡興,當然也可以掃興!一旦決定靠山吃飯,心態上、思維上、行動上的片片面面都得大大調整,好好精算,包括風險機率在內:
1.人生最精華、最力盛的20-30年投入,現實計算一番,能賺入多少錢又能存到多少錢?若成家又有小孩,這樣可能「不穩定」的收入,足堪支應嗎?
2.在山上20-30年的奔波以後,你還有、還剩多少賺錢能耐?此時,小孩可能正要花大錢栽培的時候,「寅吃卯糧」是可能的?況且此時,身體可能開始出現狀況,也可能需要花大錢去「維修」?
3.設若前兩項你都「過關」而邁入退休的中老年階段,試問你還有都少存糧可以來養老?又要問,你還有無一副健康的身體來度餘年?期望小孩來「回饋」反哺嗎?前提是小孩他能養活自己(包括他自己的小家庭),而且也願意來回饋父母?這期望實在有極大的「不確定性」?萬一靠不住,那怎麼辦?
4.靠山吃飯變數多,一年當中扣掉雪季、雨季、颱風季,地震及一些臨時的倒團行程,還剩下多少「工作天」?另,萬一你所帶領的隊伍發生了山難而遭家屬提告,不幸你又必須負擔部分責任,可能會有刑事及民事賠償等問題?因此,靠山吃飯這條路確實不好走?
登山可以盡興、可以浪漫、可以放縱,但都得在理性範圍內來感受登山活動的這段美好旅程。如果把登山當行業,其心境、其作為、其挑戰、其困難等現實問題,恐怕很難讓人浪漫起來?百岳老查登山幾多年,接觸過一些有意把登山當成志業、行業的年輕人,總會對他們多點關心也與之多點討論,尤其希望他們是在深思熟慮後才下的職業抉擇,並祝福他們順心如意!雖說「行行出狀元」,職業無貴賤,每個人都得為自己的決定負責。其實,人生這一場又一場的體驗、體會、體悟,只要能用理性、果決、積極的向上態度去面對,讓自己和家人,以及周邊的人都能深刻感受到你人生的積極、美好和意義。「自己選擇的路、跪著也要把它走完。」畢竟,人生不完全是物質的盛宴,而是靈魂的修煉!至於選擇以登山為行業,這是個相當個人化的抉擇過程,他人又何必置喙?
附 記:
1.登山界一些年輕朋友們,能夠堅定而執著地追尋人生大夢,也許在他們裡的大多數人能夠對自己有清楚的認知和剖析,也很明確的知道自己想什麼、要什麼?人生其實就是一種感受、一場歷練、一次懂得?在跌跌撞撞過程中,勇往向上向前行,無論如何都得保持樂觀進取和堅韌不拔的態度與精神,把「靠山吃飯」這條路走得昂揚、走得搖曳生姿,也是可能的!本照片引自登山協作巫瑪芙的臉書,巫瑪芙曾在她的文章裡寫道:「我是巫瑪芙,來自台東利稻部落的自由嚮導,大家喜歡叫我小太陽。身為高山少見的女性協作,經常得揹負著將近30公斤的食材與裝備,穿梭在山林間,靠自己的雙腳往上爬。這份工作很辛苦、挫折感也很重,但我堅信自己選擇的路,不要害怕開始,只要好好堅持走下去,時間就會給你答案。」誠如玉管處在其臉書說,「他們揹負的不只是裝備的重量,更是登山隊伍的期待與托付。他們的每一步,都承載著自己家庭的溫飽與團隊的安全。」靠山吃飯並不輕鬆,身高153公分的她,神奇的撐起一片屬於自己的高山協作天地,真是好樣的,讚嘆巫瑪芙及其他協作!
2.以「阿凱登山團隊」2023年3月公告的行情為例,盤算一下,靠山吃飯平均一個月能有多少收益?
帶隊嚮導:每人一天工資4200元(內含行政事務費;而登山險費用另計,另補貼車資每人每趟1000元、補貼餐費每人每天400元。)
協作揹工:每人每天4800元(負重25公斤,內含行政事務費;登山險費用另計,另補貼車資每人每趟1000元、補貼餐費每人每天400元)
百岳老查回應1:
靠山吃飯者誠如農民看天吃飯之一般?一分耕耘不見得有一分收獲,甚至血本無歸?靠山吃飯之行者,敬業的完全付出、細心呵護著身體、不保留地爭取上工機會,但能「拚搏」到人生中後期始能見真章?崇山盡處協作少 ,摧殘一生憔悴,怎敵幾個風雨山頭?
飄泊山歸來,到家心神疲,坐等黃昏人悄悄?嗚呼,惡夢美夢終究醒,一片蒼涼話殘寂,知否,江山如此折磨人?靠山吃飯之行者乃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哀怨聲裡入錯行? 百岳老查 2025.04.28.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