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一女蔡瑞雪身份曝光 蒙藏生加分 才是大問題
今年四月,「北一女神」蔡瑞雪因為一段在韓國旅遊的影片爆紅,並回應網友說「沒有繼續念大學,想要重新備考醫學系」,繼而被網友發現蔡瑞雪其實是蒙藏生,靠加分上的北一女,一時間引起許多網友不滿,對「蒙藏生加分」也表示不認同。
「蒙藏生加分」其實的台灣升學制度的特別法規頒發與行政措施,包括僑生、原住民族學生等特種身份學生都可以獲得一定比例的加分優待,甚至最高可達25%。據統計,在2004年度,甚至有超過20位特種考生加分後上了台大醫學系,引起不少台灣考生家長的激烈反彈。然而就算將特種考生的名額改為「外加」,減少對一般考生的排擠,也還是會受到爭議。
「蔡瑞雪事件」就把這個大家對這個制度的不滿推向高潮,討論平台上更是反對聲雙色球、
濤不斷,並且學測跟指考也快來了,特種學生靠加分就可以上好的大學好的學系,更是引發即將考大學的台灣學生的質責。
蒙藏生加分也牽扯出「蒙藏委員會」這一政府機構,對大部分的民眾來說,這個是個陌生的單位,雖說早已被規劃為待裁撤,但是仍然未果,成為拿國家預算卻沒績效的「肥貓」。
原住民加分可以 蒙藏是台灣人?
許多台灣同學都不瞭解為什麼蒙藏生可以加分,有同學在討論版上表達自己的疑惑:「原住民加分至少他們是台灣人,可是蒙古藏族離台灣這麼遙遠,也沒有什麼血緣的關係,憑什麼可以加分?」「中國還有幾十個少數民族,來台灣唸書也要加分嗎?」「不只加分,還可以申請蒙藏委員會的獎學金。」種種聲討都在指向對這個不公平的加分制度。
針對這個匪夷所思的問題,原蒙藏委員會處長,現任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教授陳又新的解釋說:「文化和語言是屬於台灣地區比較弱勢的,他們的文化背景和歷史傳統跟台灣人所認知的不太一樣,所以剛開始是為了扶持他們,讓他們有更好的成績,培養他們成才,讓他們以後回去能夠照顧他們自己。因為從中華民族建立以來,部分少數民族跟政府來到台灣,他們的老一輩的語言文化都是很弱勢的,不懂漢文,但是他們的孩子慢慢成長,甚至可能會被漢化,所以政府就提供一些優待。」
「並且他們要通過政大主辦的蒙古語或者藏語考試,考過了有語言能力檢測證明才有加分的資格。」陳教授補充道。
針對關於蒙藏委員會的存廢問題,陳教授說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需要,如果要存就要明確,如果要廢也要明確,如果一直拖著,對於社會的資本與在蒙藏委員會工作的同仁都是一種傷害。
加分對不同地區都是大問題
「蒙藏生加分」對於普通的台灣同學來說是一個很荒誕的政策也是一個不公平的問題,台灣學生李文慶就嚴重表示不滿:「憑什麼給蒙藏生加分,這對台灣同學很不公平,而且加分就能上台大的醫學系,那那些可以憑實力考進去的同學怎麼辦?」
「香港倒是沒有什麼加分制度,但是加分確實是一件很大的問題。」香港學生李寶如
澳門學生任恩義表示:「雖然澳門沒有特別的加分政策,但是澳門同學考台灣的大學會相對比較容易,比較好考上。」
「像大陸有56個民族,但是有55個加分,人數最多的漢族反而什麼 優待都沒有,引起很多同學怨言,說這是最嚴重的種族歧視。」大陸學生張舒涵憤慨道。
「特種學生加分制度」真的還是需要政府的調配,有合理的比例,不然只會加深考生的不滿,不要讓民主的社會變成一句空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