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過往榮景 水底寮大戲院 "國泰戲院"
記者張仁吉 枋寮報導
在屏東縣枋寮鄉的水底寮地區,曾經是南台灣的重要交通樞紐與文化娛樂中心。在屏鵝公路尚未興建完成之前,水底寮是前往恆春半島及台東地區的必經之地,吸引了大量商旅與過路客。這裡的繁華景象,使得水底寮成為當地最熱鬧的地區之一
在1970年代,屏東縣的電影院數量達到高峰,全縣共有35家戲院,連偏遠的鄉鎮如高樹鄉、枋寮鄉和恆春鎮都有電影院。其中,枋寮鄉的水底寮地區就擁有兩家戲院:國泰戲院和建興戲院。國泰戲院最早由人稱「瘋醫生阿」的張簡醫師創立,當時名為新新戲院,後來由朱洪根與朱榮輝接手經營。建興戲院則位於建興路,後來改建為生鮮超市。兩家戲院競爭激烈,常以票價促銷吸引觀眾,形成「今天你一元入場,明天我五角入場」的情況,戲院外經常擠滿等待入場的民眾,熱鬧非凡。
除了戲院,水底寮還有華香酒家、紅蓮酒家和芳美酒家等場所,提供餐飲與娛樂服務,成為商旅們休憩的好去處。然而,隨著錄影帶的興起和屏鵝公路的開通,過路客減少,戲院與酒家的生意逐漸衰退,最終結束營業成為當地人懷念的記憶。
水底寮的興衰,反映了台灣鄉鎮在交通發展與娛樂產業變遷下的歷史軌跡。曾經的繁華,如今只留存在老一輩居民的記憶中,成為地方文化的重要一環。
回味過往榮景 水底寮大戲院 "國泰戲院"

國泰戲院經營者 "朱洪根"以及大兒子"朱訓忠"

從舞台往觀眾席看過去 我站在這裡想像 當時台下滿滿觀眾的景象! 我很感動 在這樣小鄉村也可以有兩家大戲院的存在!

只可惜現在的舞台已經破損不堪了

天花板的鋼筋也因為年久失修而損壞

這裡可以容納三百多人來看戲!當時可是非常熱鬧 相信很多鄉親看到這裡應該有勾起很多回憶吧!

這裡是投影的工作室電影的影像就是從這裡投影出來的,好想爬進去看看可是建築很危險所以只好作罷

當時雖然沒有冷氣!但是在天花板還是有裝設很多的電風扇 在當時可是一大享受

戲院的大門口 所有的觀眾都要經由這個大門口 進場看電影 只是這個門口再也不會開啟了

當期的電影海報展示架,早期的海報可都是用手工繪製的

國泰戲院 開幕誌慶! 我們還有機會可以看到國泰戲院再次的開幕嗎?

下期放映的是??? 我們希望下期放映的是 "國泰戲院的再次開幕" 不過這個願望有難度 除了需要大量的金錢以外還有現實面的考量

"國泰戲院" 四個字 還有機會掛上去嗎??我想很難,但是如果地方政府願意接手把它發展成為像內灣戲院一樣一定可以成為一個發展觀光的話題!,而另一家戲院建興戲院現在已經改建為生鮮超市了,從外觀已經看不到戲院的影子了!
我相信現在年輕一輩的小朋友都不知道在水底寮有兩家相當有名的電影院!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