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無法吞嚥就插鼻餵管 好嗎? 自費日製矽膠鼻胃管及貼布少受罪

2012/07/09 07:05
22,321次瀏覽 ・ 2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公民記者謝明海的報導:

裹什麼樣的布就變成什麼樣的屍  2012-06-25 09:14:45

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104448

提到一句話:

陳秀丹醫師日前演講時說,有一位極具愛心的加護病房護士,會將鼻子貼近臥病老人身上的腐爛的傷口,目的是去聞那傷口的臭味來判斷是否病情有改善或惡化。

教育專長的鄭同僚說得好,只要我們想要成長,哪兒都是學校、只要我們想要改變,哪兒都是課堂....

好奇寶寶上網查陳秀丹醫生,找到他在2010年10月29日出版的一本書,向您推薦:

向殘酷的仁慈說再見:一位加護病房醫師的善終宣言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84890

其中有提到。。。

《 向殘酷的仁慈說再見》書中提到有一位女性癌末患者,因癌症已經轉移至腦部、肺部,其主治醫師研判病情,即使病人接受治療,大約也只剩數週生命,病人知道自己已經回天乏術,希望能出院回家,但她的先生卻強烈要求醫生要為她插管治療,否則要告醫生見死不救。由於插管非常不舒服,也不能出聲說話,病人只好寫紙條表達:「不要再治療了,如果再繼續治療,我要告你們。」護理人員好心將紙條給先生,希望她先生能尊重病人的決定,但她先生卻將紙條當場撕毀離去。 

好奇寶寶昨天中午看到老媽無法吃飯,非常傷心,生怕老媽需要插鼻餵管,想到老媽一生怕痛,如果要插管,該是如何是好?看護說她先生插鼻餵管後來情況好轉,也可以自行吃飯。但是老媽87歲了,能否這樣折騰,堪慮喔!隔壁病床年僅60多歲,無法進食,在急診室即插鼻餵管,現在病情改善,持續康復中;好奇寶寶在5/21送老媽進急診室時,醫生也提到過插管治療的可能性,可是憑著毅力,一點一點的餵食,老媽終於度過難關!現在為何又有吞嚥問題?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心焦啊!

如果醫生要插鼻餵管,好奇寶寶該如何處置呢?

好在上帝保佑,處置得當,晚飯恢復吞嚥功能!哈利路亞!阿門!寶寶雖是佛教徒,在此時也不禁呼喊上帝幫忙!

好奇寶寶也蒐集了鼻胃管資訊,知道用日本製矽膠鼻胃管,可以撐到一個月,健保給付僅二週就要換管。且鼻貼膠布也有講究,自費可免受無妄之罪!

照片

 

照片


愛他,就讓他好走……《向殘酷的仁慈說再見》

http://post.books.com.tw/bookpost/blog/39732.htm

 

愛他,就讓他好走……《向殘酷的仁慈說再見》

前幾天立法院三讀修正通過安寧緩和條例,已插管的末期病人意識不清時,可由病人的配偶、子女、孫子女、父母提出終止施行心肺復甦術,此外,健保IC卡中的安寧緩和醫療意願註記,可視為正本。其實在歐美等先進國家,為免末期病人徒受無效醫療的痛苦,讓末期病人得以「自然死亡」的法令,早已行之有年,對於距臨終約二至四周的病患,可以及早撤除身上的管線,是讓病人少受一點苦,並有尊嚴的離去。 

學者田立克曾說:「不計一切代價去努力延長病人死亡的時間,是一種殘酷的仁慈。」初看這句名言並沒有太大感觸,但看完《 向殘酷的仁慈說再見》後,不由得讓人深思,對於至親的不捨,希望醫療做延命的救治,這樣無效的醫療,真的是為病人好嗎? 

《 向殘酷的仁慈說再見》書中提到有一位女性癌末患者,因癌症已經轉移至腦部、肺部,其主治醫師研判病情,即使病人接受治療,大約也只剩數週生命,病人知道自己已經回天乏術,希望能出院回家,但她的先生卻強烈要求醫生要為她插管治療,否則要告醫生見死不救。由於插管非常不舒服,也不能出聲說話,病人只好寫紙條表達:「不要再治療了,如果再繼續治療,我要告你們。」護理人員好心將紙條給先生,希望她先生能尊重病人的決定,但她先生卻將紙條當場撕毀離去。 

幾天後病人利用翻身時的空檔,氣憤自行拔管,但因為她先生的主張,醫師只能再度為她插管,雖然安寧團隊的護理長多次參與家庭會議,希望先生能夠了解醫療團隊已盡了全力,希望他能停止這種只會增加病人痛苦,剝奪病人善終的醫療,但因為先生表示,不想失去太太,還想拼一下,所以每次洽談都無功而返。就這樣病人在加護病房與呼吸照護病房住了一個多月,還得忍受放射性治療與插管的不適,最後全身浮腫瘀青、臉部扭曲變形地在病床上往生。這樣愛的方式真的是為病人好呢?還是只是為了填補心中的遺憾? 

《 向殘酷的仁慈說再見》是一位加護病房醫師的善終宣言,書中幾十篇的真實案例,面對生死之間的故事,讓你我了解生命的逝去並不可怕,重要的是如何面對「死亡」。正如作者所言:「你一定不知道他有多痛,才以為強留住他是一種愛……」善終宣言──就是讓即將往生者承受最少痛苦並維護其尊嚴。 

所以~愛他,請讓他好走……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