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班場外花絮:參與UNFCCC 從青年培力做起
圖/COP會議期間,青年代表每天上午召開會議。(陳柏蒼攝於COP17會場)
文/陳柏蒼(COP17政大青年代表團)
隨著我國外交政策方向及策略調整,以務實態度爭取參與聯合國專門組織,成為重要的階段性目標。其中又以參與「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及「國際民航組織」(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 ,ICAO)為目前優先推動的目標。
外交部在官方網頁上表示,選定UNFCCC作為下階段推案目標,是政府經過慎重評估後作成的決定。因為氣候變遷對人類生存環境造成重大衝擊,是目前國際社會共同關注且攸關國家及產業永續發展的重要議題。但在尚未成為UNFCCC會員國,正式參與多邊談判前,筆者認為,可以從鼓勵台灣青年參與國際青年氣候會議(Conference of Youth,COY)的管道作起,讓青年學習、熟悉聯合國多邊談判的技巧與國際合作,從青年開始為未來人才培力。
國際青年氣候會議(以下簡稱COY)每年皆選在正式COP會議前舉辦。今年第七屆會議(COY7)三天的議程內容,主要由英國青年氣候聯盟(UK Youth Climate Coalition)、澳洲青年氣候聯盟、南非青年氣候聯盟等不同國家的青年氣候聯盟(Youth Climate Coalition),與UNFCCC青年非政府組織(Youth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YOUNGOs)所共同籌備組成。
作為一個國際青年在氣候變遷議題上,交流與培訓的平台,大會安排了許多不同主題的研討會(Workshops),讓參與的成員有彼此學習的機會。但身為UNFCCC正式認可,能以公民社會(Civil Society)組織參與大會的YOUNGOs,會議的青年代表們更希望青年的建議,能夠透過COP大會正式的參與管道,將青年所希望改善氣候變遷的建議,納入最後的大會條文。
因此,在青年會議上條列出各項COP會議中,即將進行討論的議題,包含調適、能力建立、媒體、森林、人權、性別等不同議題,出席的各國青年代表依照各自所關注的氣候談判議題,參與不同工作小組(Working Groups)的分組討論。
但目前由台灣所組成的代表團,主要是相關部會(外交部、環保署、經濟部等)官員、公營事業代表、學者專家,且大多在大會第二週(正式會議最忙碌時),才抵達COP會場。而其參與的活動,以邊會(Side Events)為主,或租借攤位宣傳台灣節能減碳政策。
筆者認為,既然政府有這樣的認知,更應該要及早做因應的配套措施與培訓規畫,提供青年適當的經費補助,擴大並加強青年參與正式的多邊談判管道,及早了解熟悉聯合國的談判運作方式,方能在未來讓台灣成為一個對國際社群有貢獻的參與者。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