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社大粉彩班走入社區:用畫旅行感受生活之美
OS1:位於台北市的北投社大多年來致力推動終身學息,結合在地文化、環保生態與公民,打造多元學習平台。學校開設課程各學門領域,以學習在地,關懷社區為核心理念。
北投社大/洪德揚校長:
北投社大在推廣所謂的那個北投學,或者地方知識的這個部份,我們剛才所講的我們是有那個社區營造性格,然後我們開辦的時候我們是從盤點了整個剛才所講的那個,人文地產景這幾大面向的資源,我們到底北投這個區域有這些豐富資源以後,我們透過讓更多的老師知道了以後,然後我們就從老師那邊設計更多的相關的一個課程。
OS2:其中粉彩班,帶領學員走出教室用畫旅行,旅程走讀特色環境。
北投社大\禪繞畫與粉彩藝術班\闕美麗老師:
文化跟和諧粉彩要怎樣跟在地的文化結合呢?我在課程上面也做了一些設計。纏繞畫本身是給予人就是輕鬆療癒,把它社大的這個在地學,把它做了一些結合成地方學。我在教學的時候不會光光,只是畫在紙上面部份。比如說:我們到關渡宮,我們申請導覽,我們去了解這個關渡宮這百年的歴史,然後它在這個方面裡面,為地方做了什麼服務?然後這些精神的象徵,在地文化有什麼樣特別。廟宇的彩繪,還有它的建築比如說:藻井還有雀替、還有窗花部份,這些都是可以納入我們纏繞畫的一些元素,可以去做部份的結合。
當然北投最有名的是北投石,我手上拿的這個其哩岸石,當然我不會拿它來作畫,但是我用另一種石頭去找另外的媒材,我把北投石跟其哩岸石的歴史講給同學。地上隨手撿這是楓香葉子,我們北投的中山路就我們上來這個中山路,還有新民路有很多種的這個楓香。掉在地上的葉子即使殘破不堪、有洞,甚至就是不完美,他們會是我們的上課的媒材之一。我們很喜歡用,隨手可以拿到的東西來創作。還有就是這個楓香的種子,我比較常用畫好的圖,我這邊割了兩條線,把這個東西插上去,它跟我的圖完美。
OS3:讓學員透過學習,重新發現北投之美,學習熱愛與收獲。
北投社大\學員\陳詩薇小姐:
我會來這個北投社大上課的原因,是因為有一天我來北投那個公園的時候運動,看到很多老人往上面走,我就跟著這些老人上來,然後就發現他們來到一個很神奇的地方,就是北投社大。
北投社大\學員\葉小姐:
水彩跟色鉛筆,這些我都上過。美術課畫畫課就會對顏色色彩,會更有敏銳的感覺。
結語:
北投社區大學持續經營自身,成為居民的終身學習及關心,並參與公共事務的基地,並持續擾動更多的人們,探訪北投的地方知識,共創北投地方學。
公民記者/彭于庭/北投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