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專業並非一蹴即成——主廚黃東強的廚房人生

2025/11/12 02:59
24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16歲那年,因著對讀書的厭倦,決定奔赴職場,習得屬於自己的一技之長,黃東強在堂哥的介紹之下,誤打誤撞成為了一家餐廳的學徒。在當時,經濟蓬勃發展,各家餐館皆是高朋滿座,身為學徒自然是席不暇暖,每天上工後就一路忙到下班,上班時完全沒有一刻是閒著的,廚房內充斥著三字經及催趕的叫罵聲。在廚房打雜之外,就這樣在艱苦的廚房環境

熬了三年半,終於順利出師,在當兵前就從學徒晉升為廚師。

結束軍旅生涯後陸續在大大小小的餐廳任職,一路以來在台北、桃園、台中都曾留下足跡,且陸續任職於幾間赫赫有名的餐廳,如台北的蓮園餐廳,婚宴廣場的僑園餐廳,並擔任過桃禧飯店的行政主廚。雖事業方面一路的扶搖直上,且薪資待遇也一路穩定成長,但最終仍決定完成夢想而邁入了創業開店一途,目前即將邁入第四年,業績連年攀升,來客量穩定成長,證明了自己的30多年來的手藝絕非虛談。

認真的態度做每一道料理

  談及「廚師」時,黃東強主廚認為當今的廚師,專業性每況愈下,多數人仰賴中央廚房的集中料理及管理,而非親身了解食材本身,使得對食材的認識與了解逐日下降。一個專業的廚師,應當精益求精,將自身所學融會貫通,提升料理的細膩度,每一道料理應當從食材採買到菜餚上桌都由主廚親自操作,用認真的態度來做每一道料理,用心認識每一項食材,這才是一個專業的廚師應當具備的技能及精神。

而談到廚房紀律,黃東強主廚認為,一個好的廚房文化應當是尊師重道,尊重師傅的教導,並以嚴謹的態度對待每一次學習的機會,更重要的是注重時間觀念,培養守時,甚至提早到的習慣。

 

將低潮化為成長的養份

 談到低潮時,主廚坦言,確實有時會遇到身心俱疲的時候,以過往為例,在飯店擔任管理職時,不僅要學習不熟悉的行政作業,也要單槍匹馬帶領60~70位的員工。身為上司難免會有下屬的批評與誤會傳到耳裡,心力交瘁之下因而有了自行開店的想法,一來不必應付太多的人情世故,二來也能空出更多時間多陪陪家人。

 每當遇到困境時,想到背後有家人的支持,就又有了往前的動力,遇到困難時,信仰也成為幫助他的一大關鍵,藉由禱告及讀經,讓他在心靈層面上變得更強韌。自己開業後在時間上有了更多安排的自主權,因此會藉由安排出遊的方式來舒緩平時累積的勞累,每半年出國一次的規劃,讓工作時有了更多的動力及目標。

過去的低潮或許是痛苦的,但也帶來了各方面的成長,過去的經驗讓黃東強主廚在人事管理、自我審視、人際關係上都帶來了不少的改變,從前暴躁的脾氣也變得溫柔敦厚,也學習到了如何從客人身上學習,帶來自我成長。

未來的方向及目標

 秉持著做好每一道料理,堅定持續維持良好的品質,不斷創新菜色挑戰自我的理念,黃東強主廚近期最大的目標就是拓展分店,希望能靠自己的雙手,滿足更多的饕客,也藉此擴張自家店面的知名度與能見度,未來目標期許自己能成為連鎖店創始人。

 

但在達成目標的路上也砥礪自己能記得「莫忘初衷」的料理精神,不能失去對料理的熱情。問到最近短期的目標,主廚表示希望能挑戰不同派系的菜色,希望能提供更多東南亞的料理,尤其以泰式料理,越南料理為方向前進。

 堅持和努力造就專業

 對黃東強主廚而言,廚師這條路,沒有捷徑,也沒有終點。  在火與油煙交織的廚房裡,黃東強主廚用三十多年的時間,證明了「專業」不是頭銜,而是一種態度。從學徒到主廚,再到創業者,他始終用雙手實踐「一步一腳印」的精神。面對未來,他不追求華麗的名聲,只希望每位客人吃到的每一口,都是誠意與努力的結晶。這份從廚房延伸出的溫度,也正是他苦盡甘來後最珍貴的味道,而那份藏在料理中的努力與堅持,也正是他最動人的料理故事。


 

本篇報導使用AI工具協助產出

你可能也會喜歡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