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標槍飛得更遠——黃潮鴻的運動人生
讓標槍飛得更遠——黃潮鴻的運動人生採訪/撰文:李智益
黃潮鴻出生於淡水,就讀國立體育大學大一路上競技系,曾代表台灣參加2023年亞洲U20田徑錦標賽中以72.85公尺的成績奪金,在國內國中等學校運動會上也曾連續四年奪下男子標槍金牌讓他在2024年,因其奮鬥不懈的精神獲頒總統教育獎。當標槍在空中劃出一道完美的弧線,落地的那一刻那一刻全場爆發出掌聲。那不是普通的比賽畫面,而是屬於黃潮鴻的時刻。對他而言看著標槍在空中飛翔,是世界上最令人興奮的畫面,也是他堅持訓練的最大動力。
從棒球開始的想登上奧運的夢想
黃潮鴻與運動的緣分,從國小二年級就開始。那時,他被學校棒球隊的教練相中,邀請他加入球隊。「被教練抓去打棒球,從那一刻起,我就想當運動員了。」他笑著回憶。雖然那時只是孩童的單純想法,但這個決定,成為他日後體育生涯的起點。
幾年後,他在接觸各項運動後,發現自己在「拋擲」上特別有天賦。在的背方面很強,所以我就想說來練練看標槍。於是他開始進入田徑場,從基礎的握槍、助跑到出手角度,一步一步練習。到國二開始嶄露頭角,代表光榮國中參加109年桃園分齡賽U15組標搶,擲出61.93公尺奪得金牌打破大會紀錄開始展開他在國內賽事的連霸紀錄。標槍不像球類運動那樣受歡迎,但他卻從中找到了真正的熱愛。「球類運動我都喜歡,可是標槍的感覺不一樣。每次看到標槍飛在空中,我就會很興奮。」他語氣中帶著一種對飛翔的嚮往。當被問到如果有機會重來,是否還會選擇這條路時,他毫不猶豫地回答:「當然會!因我真的喜歡這個運動。
112年台南全運會黃潮鴻第六擲照片來源(黃潮鴻提供)
「最強國中生」的榮耀與壓力
隨著成績逐年提升,黃潮鴻開始在各級比賽嶄露頭角。媒體甚至封他為「最強國中生」,這個稱號一度在運動圈內引起話題。
他卻並沒有因此驕傲或畏懼,反而把這個稱號當作一種激勵:「不會覺得有壓力,反而是一種動力。我都被稱為最強國中生了,當然要越丟越好,才對得起這個稱號。」在面對媒體報導時,他也展現成熟的態度。「大大方方地面對媒體的採訪,讓名聲越來越好。」他不迴避、不躲藏,而是以穩定的表現讓更多人認識他。
黃潮鴻也在 112 年台南全運會男子標槍決賽上,他擊敗了被譽為「標槍雙雄」的 鄭兆村和 黃士峰選手,奪得金牌,震撼了國內田徑界。然而,在勝利的光環下,他卻顯得謙遜。「其實也沒有說到很開心,他們那時候有傷。我更希望能在他們最巔峰的時候丟贏,那樣才會更有成就感,也更有動力。」
隨後,他代表台灣參加多場國際賽事,也屢次獲得佳績。雖然他承認壓力存在,但他選擇把壓力轉化為突破自己的契機:「國內賽事就當成測試與挑戰自己的地方,看能不能丟出更好的成績。」然而,運動生涯並非總是一帆風順。114 年全中運,他因臨場發揮不佳,只獲得第四名。那一次,他罕見地流露出失落情緒:「會啊,當下真的蠻失望的。」但這次挫折並沒有擊垮他,反而讓他更加堅定——因為他知道,真正的冠軍不只是在巔峰時被看見,而是在低谷時也不放棄。
三、標槍場上的「放手一搏,什麼都放下,就拚」
在比賽中黃潮鴻屬於比較慢熱類型的選手,往往都需要到第三、四擲才會擲出佳績因此也常被教練詬病,但他心裡其實都知道要如何去贏下比賽,「在比賽中如果落後,我就放手一搏,什麼都放下,就拼。」這是黃潮鴻的比賽哲學。對他而言,標槍不只是體能的比拚,更是一場心理戰。
他深知標槍需要的不僅是技術,更是身體與精神的全面調整。「力量、發力的部位,這些都很重要,要靠經驗和技巧去掌握。」他印象最深刻的一場比賽,是 112 年的台南全運會男子標槍決賽,前面三擲都擲不出成績到了第四擲才擲出69.53公尺才開始發揮競爭力,到了最後一擲更是擲出75.73公尺一舉逆轉賽場,那場比賽不僅讓他奪下冠軍,也讓他真正理解了什麼是「堅持到底」。
談到一路陪伴他的教練,他語氣充滿感激:「謝謝教練,無論我低潮還是突破,他都一直在旁邊支持我,讓我可以穩穩地走下去。」
當被問到支撐他不放棄的動力是什麼時,他毫不遲疑地回答:「奧運。這條路上,能讓我一直練下去的,就是想要達標奧運、站上頒獎台。」那句話的語氣堅定而沉穩,像是他心中不滅的火焰。
黃潮鴻訓練標槍過程照片 來源(李智益攝)
未來的方向「如果不當運動員,我會想當個好教練」
對未來,黃潮鴻早已有清晰規劃。若有一天退役,他希望能成為一位好教練,把自己在場上學到的一切傳承給下一代。
「如果不當運動員,我會想當個好教練。」他說得很自然,彷彿那是他命中註定的第二條道路。至於目標,他語氣中充滿自信:「短期目標是讓成績穩定在七十公尺以上,不要再丟出六開頭的數字;長期目標,就是奧運。」
從國小被教練「抓去打棒球」開始,到被譽為「最強國中生」,再到如今持續挑戰自我的標槍選手,黃潮鴻的故事,是一段關於堅持與熱情的飛翔。
他說過:「在我還沒完成夢想之前,我是不可能放棄的。」
那支飛翔的標槍,不只是力量的象徵,更是他人生的軌跡。它劃過的每一道弧線,都是黃潮鴻一次次超越自我的證明——飛得更遠,也看得更遠。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