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微風能發電!鹿港國中勇奪全國永續能源創作競賽銀牌

2025/11/08 15:34
83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微風徐徐,吹起來清爽宜人,但這微風能發電?彰化縣鹿港國中三年級施紘邦、莊恆睿兩位同學,在自然科陳冠仲老師以及楊明祥老師指導下,挑戰微風生電,持續以14個月的時間,創作出第4代的微風產電核心,以「世界紀錄的微風產電系統」為參賽主題,報名參加教育部主辦的2025永續能源創意實作競賽,在全國87組國中隊伍中,一路過關斬將,勇奪全國決賽銀牌!李錦仁校長讚許師生團隊,不只是鹿港國中之光,也是彰化縣之光!

2025永續能源創意實作競賽的全國決賽,於10月底在高雄市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舉行,鹿港國中李錦仁校長在比賽當天,特地一早就驅車南下高雄,為參賽學生加油打氣。決賽審查分為上午三位教授、下午三位教授共兩輪、六位教授獨立的審查與評分,參賽同學不只每次要向教授報告5分鐘,且報告完要接受3分鐘的答詢,團隊隊長施紘邦同學代表出賽,脫穎而出榮獲銀牌,證實同學的專業設計與操作獲得一致的肯定,可以說是實至名歸,不枉14個月的堅持與努力。

照片

李錦仁校長(右二)於決賽當天親自到比賽現場為學生加油打氣。

微風產電系統的原理,是藉由微風吹動樹枝搖晃,靈活運用過往不被重視的蒲氏風級1級微風,利用設計的三軸向環場360度廣角,以連接繩索收集各方向的微弱拉力,並以定滑輪統一導正方向,使大合力拉動產電核心,同時利用三明治原理,轉換成壓電片的壓力而生電並獨立儲存,也能運用串聯技術隨心所欲地釋放所需的電壓與電流。在弱風能量的回收領域中,鹿港國中師生團隊的設計完全不同於國際間其他團隊的產電模式,運用壓電的簡單力學將動能轉化為電能,也創下目前微風產電量的新紀錄。

指導老師陳冠仲表示,師生團隊曾製造出角鋼屋與3代的產電核心,參加彰化縣中小學科學展覽,獲得第三名的鼓勵,但團隊自覺3代中有缺點,科展之後仍不停歇的研究改進,校正了所有可以想到的缺點,經過半年的努力完成第4代產電核心,後來查閱文獻後發現,此第4代的微風產電系統,其產電量超越目前世界最高紀錄有4.8倍,成為世界之最。

照片

鹿港國中榮獲銀牌,隊長施紘邦同學(中)、指導老師陳冠仲(左)上台接受頒獎。

隊長施紘邦同學說,這套微弱能量的壓電回收技術,可運用在大型風電能量產出時,所遺漏的逃逸能量的再回收(如:風機的穿越流、反射流),提高現行各型風車的風流動能總轉換率。同時也可廣泛運用在機械運作時的工業震動回收,收集震動轉為電能儲存,以減低工業震動的公害。

鹿港國中李錦仁校長表示,學校相當重視科學教育,也積極正向鼓勵同學們參與科學競賽,使得鹿港國中得以年年在科學競賽上屢創佳績。學校將秉持「傳承在地、移動國際、美學科技」的願景,持續邁向培育在地學子成為全方位人才的目標。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