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家者轉變成導覽員  芒草心街遊帶民眾了解街頭故事
  
      
        
          
      華岡融媒體記者/陳乙伶報導
在熙來攘往的台北車站周邊,你是否好奇過紙箱鋪地夜宿的陌生臉孔、他們背後的故事?芒草心慈善協會舉辦的「Hidden Taipei」街遊活動,培訓有街頭生活經驗的人現身說明,帶領民眾走訪台北車站周邊街區、萬華與西門町一帶。芒草心街遊專案執行張詠舜表示,希望透過街遊讓社會與無家者有機會對話,使大眾看到實際無家者會遇到的困境。
 
▲北車迷城生存指南賈西亞導覽員向參與者解說過去流浪經驗。攝|陳乙伶
受到倫敦的 Unseen Tours 啟發,街遊(Hidden Taipei)是芒草心慈善協會專注向社會溝通、教育推廣的專案。自2014年起讓有流浪經驗的導覽員們透過不斷的討論與練習,與專員們一同規劃出和他們人生故事緊緊相靠的導覽路線。全程大約兩小時,他們帶著民眾以無家者的角度踏上街頭重新探索台北的另一面,在這過程中看見他們的生命韌性;導覽員也透過經驗分享的人際互動中得到自信及改善生活的機會(賣出去的導覽門票會有固定抽成是導覽員的薪水)。
目前街遊共有三大路線:北車迷城生存指南、梁兄的寶藏圖(萬華一帶)和跳進倒影西門(由芒草心社工琳琳導覽)。2016年開始「真人圖書館」,透過無家者的生命故事分享和一位協會人員旁邊引導的方式,讓大眾了解每個交錯複雜的流浪故事。
 
▲北車迷城生存指南賈西亞導覽員向參與者解說過去流浪經驗。攝|陳乙伶
不過,並非每個有流浪經驗的人都適合擔任街遊導覽員。張詠舜表示,協會在初期培訓時,會先了解他們擔任導覽員或是真人圖書館講者的意願,能清楚、有條理地表達,是成為導覽員的重要條件之一。此外,若選擇導覽員的話,也必須考量身體狀況與體力,因為導覽過程需要長時間步行。
張詠舜也提到,大眾對無家者常有誤解,「無家者的成因不只是他們愛吃懶做不工作,更多背後的是社會的不友善與結構性壓迫。」許多人掉落街頭,不只是個人選擇,而是被環境推著走。「希望大家能實際聽聽他們的故事,再決定自己對他們的看法。」透過街遊與真人圖書館計畫,芒草心嘗試讓社會以不同角度看見無家者,開啟更多與大眾對話的可能。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