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高雄榮總舉辦國際研討談「戒菸治療方向」及「菸品的健康危害:毒理學觀點」

2025/10/25 23:09
30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高雄榮總舉辦國際研討談「戒菸治療方向」及「菸品的健康危害:毒理學觀點」

高雄榮民總醫院適逢35周年慶,戒菸治療管理中心今(25)日舉辦「菸害防制與戒菸治療國際研習會」,由副院長陳以書以及戒菸治療管理中心主任薛光傑醫師擔任主持人。

邀請英國倫敦瑪麗王后大學群體健康學院Hayden McRobbie教授,中國醫藥大學名譽教授、董氏基金會李志恒執行長,戒菸中心副主任楊皓宇醫師等專家,主題鎖定「戒菸治療的現況與未來方向」,「菸品的健康危害:毒理學觀點」與「無菸醫院跨團隊合作之戒菸模式」

照片

Hayden McRobbie教授總結指出:

  1. 增加嘗試戒菸的次數,可提高戒菸率。
  2. 醫事人員於看診時皆應詢問病人是否吸菸,若有則建議戒菸、並轉介戒菸門診。
  3. 獎勵戒菸機制是有效的,研究表明即使獎勵停止了,已戒菸者仍能繼續維持不吸菸。
  4. 結合戒菸藥物與行為支持,包括AI等資訊工具的輔助,可更有效幫助戒菸。
照片

中國醫藥大學名譽教授、董氏基金會李志恒執行長以「菸品的健康危害:毒理學觀點」深入談討毒物之歷史與法規邏輯,李教授指出,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在2012年公布菸品中所含有害健康物質(HPHCs)有93種,2023年WHO的「加熱菸健康風險報告書」指出,使用加熱菸不會降低健康風險,且加熱菸霧中,有29種有害及潛在有害成分含量是紙菸的2-10倍。

    李教授說,「毒品」與「管制藥品」僅一線之隔,非法的是毒品,合法的物質是管制藥品。同時,「毒品減害」與「菸草減害」意涵不同,毒品是由毒梟提供,菸品是由菸草公司提供,雖然毒品危害與菸害防制分別以聯合國反毒公約與WHO 「菸草控制框架公約(FCTC)」為基礎,兩者都以 「減少供應」與「減少需求」為優先策略,但在「減少供應」面卻有其基本差異。而談到化學合成尼古丁的電子煙幫助戒菸之可能性,李教授強調台灣有很好的戒菸資源,對戒菸最有效力的戒菸藥物或尼古丁替代療法都全額給付。

照片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