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阿堂黑米碾米廠化身微型農村博物館,林佳祐珍藏農具吸引遊客探訪古早生活!

2025/10/22 21:20
20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記者周厚賢/彰化北斗報導】

「歡迎大家來到我們阿堂黑米,現在由我林佳祐跟大家一起回到上世紀農村社會的時代」假日的午後一群遊客在位於彰化縣北斗鎮阿堂黑米產地的碾米廠,參觀著不僅是生產優質黑米的重要基地,更成為探索台灣古早農村生活的微型博物館。走進廠區,撲面而來的不是機械的轟鳴,而是滿滿農村歲月的故事。這裡展示著業者林佳祐從全國各地蒐集而來的農具與生活器物,在自然質樸的空間中,重現早年農家的生活風貌。

照片

▲假日午後,一群遊客到訪位在彰化縣北斗鎮的阿堂黑米碾米廠,要從業者林佳祐的解說中感受古早農村社會的生活意象。(圖/記者周厚賢攝)

您或許看過牛車,但未必見過那種以整片木板打造的原始車輪;曾在古早木桌上用餐,卻想不到桌面下還巧妙設計了一層置菜空間,並以紗網遮蓋防止蒼蠅叨擾。現代農機普及,但第一代打鼓機的原貌卻鮮少有人有機會親眼見到….。這些連上世紀初農村居民都少見的器具,如今在林佳祐的細心收藏與維護下,成為遊客團體體驗古早味的最佳場域。

照片

▲在古意盎然的傢俬場域中聽著林佳祐的介紹,參觀者猶如回到那一年農村生活的時空。(圖/記者周厚賢攝)

走進大廳,最吸睛的是造型氣派的中藥櫃,其背後承載的不僅是林家族的家傳故事,也印證「富不過三代」的民間箴言。此外,展出的巨大醬油發酵槽,則來自知名業者的第三代後人,為了讓更多人看見傳統智慧而慷慨出借。「從小我就喜歡收集有文化歷史的生活物品。」林佳祐表示,目前展出的藏品只是冰山一角,仍有相當多珍品保存於二樓倉庫,未來希望規劃更完善的展示空間,完整呈現全部收藏。他透露,許多物件是祖父當年刻意保存下來的老物件,因此更具傳承意義。參觀者皆表示,這座兼具生產、文化與教育意義的碾米廠,正逐漸成為民眾緬懷農業時代、認識先人勤奮精神的最佳去處,也讓阿堂黑米不僅是營養健康的驕傲,更是先民在農事心血奮鬥的載體。

照片

▲林佳祐身後最吸睛的是造型氣派的中藥櫃,其背後承載「富不過三代」的民間箴言。(圖/記者周厚賢攝)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