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繩子繫起兩個世界的奔跑
為公益奔跑 共享奔跑喜悅
隨著名槍聲響,視障者在陪跑員的引導下踏上賽道。台灣盲人環台為公益而跑協會舉辦第九屆路跑活動不僅鼓勵弱勢族群走出戶外,也讓社會大眾更重視平等參與和陪伴的價值。
台北公益路跑 扶輪社社長 楊鍾鼎
我們主要是希望更多的視障朋友能夠走出來
更多的協助視障朋友的志工
能夠幫助視障朋友走出來
那最主要還是一個善的循環
能夠讓社會觀察到這個更弱勢的團體
也希望這個活動可以協助弱勢團體
能夠得到一些募款
賽道默契 勾勒公益精神
賽道上,不僅能看見陪跑員與視障者之間的默契配合,也能感受到現場熱烈的互動氣氛,展現出運動的溫度與公益精神。
視障跑者 吳先生
我其實蠻感動的
就是在賽道上
很多人會為視障朋友
視障跑者鼓勵加油
那我們都很需要這樣子的鼓勵
在賽道上可以那個盡情的奔跑
一般跑者 楊先生
視障者很厲害但是我覺得陪跑者
是更厲害的選手
因為他們要就是照料他們
然後不要讓他們撞到東西啊
或是撞到人什麼的
對其實我覺得
然後幫他們配速
我覺得這是非常關鍵的一個的選手
陪跑員 用每一部守護奔跑的夢想
那條短短的陪跑繩,承載的重量超乎想像。每位陪跑員用他們的雙眼,成為了視障跑者們最信任的夥伴。
陪跑員 張小姐
一個人跑其實是蠻無聊的
然後就是我們平常有團練
然後漸漸認識越來越多的視友
然後就一起跑
然後一起建立目標
一起約 就是揪賽事
然後一個一個關卡
可能自己的克服或是跟著視友一起克服
陪跑員 黎先生
視障朋友感覺上是我們陪他跑
實際上是他給我們的正能量
會比我們陪他跑更多
視障跑者 吳先生
視障跑者都需要陪跑員的陪跑
那希望有興趣陪跑的跑者都可以
來參加我們的陪跑員
我們滿鼓勵推廣陪跑員這項運動的
運動場上沒有差異 只有同行
這場活動讓社會大眾感受到,這不僅只是跑步所得到的體能數值,更是將這數值轉換成更深刻的心理價值。它證明了運動場域可以是實現平等與尊重的最佳場所。
華岡新聞 郭昀蓁 黃鈺涵 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