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弘智個展 未完成之作
彭弘智的創作核心 三件作品
藝術家彭弘智於本次展覽中,展出三件以「未完成」為題的作品。作品在形式上皆保留了未竟的痕跡,觀者皆能感受到他對「創作過程」的強調。彭弘智認為,未完成不代表缺憾,而是讓觀眾參與其中、共同完成的一種開放性,也從中致敬了英年早逝的劇場英才,也試著透過宗教信仰來去與之交流,創造出宗教與藝術的結合。
參觀民眾
對這個展覽裡面的內容抱著
很大的憧憬
裡面有很多一些線條 光影
還有一些畫面讓我有很多的崇想
作品背後的多重解讀
畫面裡的線條和光線,彷彿延伸到未來,讓作品尚未完成卻蘊含的無限可能。」觀者的感受也呼應了藝術家所強調的「開放性」,使「未完成」成為一種能夠激發更多思考的狀態。
北美館導覽員
他的題目叫做未完成之作
那其實現在有很多藝術家
包括彭弘智一樣
他很多東西其實是要
你這個觀賞者自己去看
自己去想說他接下來
下一步要做什麼
所以他這次題目叫未完成之作
建議的話你們可以去聽聽看
每個作品他所要表達的內容是什麼
但是大致上來說
應該是他還覺得應該
還可以有一些
再求改變的地方
或者是求變化的地方
那這個會因為你想或我想
或他想而有所不同
展覽意義 未完成也是一種意義
彭弘智的作品必須靠自己細細觀賞,並在其中思索藝術家「下一步要做什麼」。這也呼應了展覽以「未完成之作」為題的用意──作品並非停留在未竟,而是開放給觀者更多想像的空間。
華岡新聞 張庭瑀 呂孟哲 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