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媽咪樂清潔好方法 - 滾動式更新型客戶卡|讓家的乾淨,有節奏、有追蹤、有科學

2025/10/14 11:49
107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年底大掃除前,先讓家的「乾淨感」不再只是表面。

 

照片

 

前導摘要
年底前,不少家庭開始提前打掃,卻發現「打掃好像只是打掃」。眼睛看起來乾淨,卻聞不出來「乾淨的感覺」。媽咪樂健康科技以30年社區經營經驗與「滾動式更新型客戶卡」制度,重新定義居家清潔——從一次性打掃,轉為長期照護。

 


一、打掃完還是覺得卡卡的?那不是錯覺。

年底大掃除前,許多家庭選擇「超前部署」——開始打掃。
也有不少人選擇找到府清潔服務,但掃完後卻感覺「哪裡不太對」:
「眼睛看起來是乾淨的,但聞不出乾淨的感覺,說不上哪裡卡卡。」

這種現象,其實反映出居家環境的真實狀況——
灰塵、濕氣、油垢與氣味,早已隱藏在長期未被維護的結構中。
當清潔只在「表面」發力,內層仍殘留濕氣、霉味與積塵,家就難以恢復真正的「清爽感」。

媽咪樂健康科技指出:「許多家庭在轉換為定期清潔前,都經歷過這一段『打掃好像只是打掃』的感受。」
原因不在工具或清潔劑,而在於「節奏不對」——
家的清潔需要循環、需要週期,更需要持續觀察與調整。

 


二、從「打掃」到「照護」:家的乾淨,其實有節奏。

家不是硬體,而是有機體。
家裡住著逐漸長大的孩子、慢慢衰老的爸媽,也住著那些「住在我們心裡的人」。
家的狀態會變,需求也會變。唯有持續追蹤、滾動更新,才能讓家的乾淨與家人的健康同步。

媽咪樂以30年社區實體門市經營為基礎,建立「週期性清潔方法論」——讓居家維持在穩定、可預測的清潔節奏中:

照片

這樣的系統性安排,讓清潔成為一種「有節奏的照護」,
不再需要年底大掃除,而是在每週循環中讓乾淨滾動累積。
乾淨,不再是短暫的結果,而是一種可持續的狀態。

 


三、滾動式更新客戶卡——讓清潔變成有感的數據管理

傳統打掃服務完成後,往往無法追蹤變化。
媽咪樂首創「滾動式更新型客戶卡」,讓每一次服務都成為居家健康的資料更新。

這份卡由駐點經理與專屬管家共同維護,包含:

  • 環境觀察紀錄:灰塵累積速度、油膜厚度、濕氣與氣味分布
  • 生活節奏變化:人口增減、長輩入住、寵物活動範圍
  • 建議清潔頻率:依數據滾動調整週期與重點

透過這套「動態管理」機制,清潔不再是一次性的,而是持續性的生活照護。

例如:

  • 浴室玻璃水垢增厚 → 調整清潔劑濃度與頻率
  • 客廳灰塵再生快 → 檢查空調濾網與風流方向
  • 床單潮氣重 → 提醒除濕與換洗間距

照片

四、媽咪樂好方法——讓乾淨的感覺滾動起來

在實務上,媽咪樂將多年經驗整理為「媽咪樂好方法」系列,
其中一條簡單卻深具效果的原則是:

高處裝潢邊角,每雙週10分鐘乾淨。

  • 這個動作看似微小,卻能有效防止灰塵堆積與過敏源藏匿。
  • 若搭配每月窗槽擦拭與季節性除濕,整體居家穩定度可提升30%以上。
  • 這就是「滾動式清潔」的力量——讓乾淨,變成一種生活慣性。

 

結語|乾淨,是最柔軟的科技

媽咪樂健康科技以「人本 × 數據 × 社區」為三大核心,
透過社區深耕與週期性追蹤,打造出貼近現代家庭節奏的清潔模式。

家的乾淨,不該只是「看起來乾淨」,
而應該是「聞得出來、住得舒心、長久安穩」。
從滾動式更新的客戶卡到週期性清潔方法論,
媽咪樂讓清潔不只是清潔——
而是一種讓人安心的生活科學。


引用來源/延伸閱讀

  • 媽咪樂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996–2025)社區門市資料統計
  • 「媽咪樂好方法」系列講義第3版(2025年6月)
  • PeoPo公民新聞專欄《台灣居家清潔產業與生活節奏研究》
  • 台灣家庭居家衛生行為調查(主計總處,2024)
本篇報導使用AI工具協助產出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