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老有所用-社區長者自主管理的學習之路

2025/10/13 10:40
83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公民記者 林志勳報導]

老有所用~社區長者的自主培力學習之路

114年度獲甄選文化局社區營造平台的社造點當中,有分屬兩個不同類型的高齡化社區,位在大雅區的忠義社區是由裝甲兵和空軍等不同軍種的部隊眷村組成,在清泉崗機場旁邊,因為第一二代的榮民和軍眷都已很高齡或不在了,舊式的眷村多數已破舊或拆除,只剩第三代但在忠義社區仍然有一群堅守著眷村精神和眷村文化並且保留為數不少的文物和照片,理事長代領一群熱心志工用心經營這塊擁有許多部隊和眷村的故事並提供很多讓眷村長者學習活動的課程,讓長者彼此互相交流和照顧

神岡區的北庄社區,位於神岡工業區工廠林立的交通要道旁,但卻和終義社區一樣在潭雅神自行車道旁,也有景色優美的田野風光,和葫蘆墩圳相連的水利灌溉渠道,社區長者最膾炙人口的事蹟,就是50年代時全村擁有十幾位總舖師,各個都有不同的拿手好菜食譜,聲名遠播,辦桌文化和餐盤的創意是北庄發展的重點,對老人福利服務,更是北庄志工的強項,今年也同時獲得社會局的卓越獎,年長志工互相學習課程並輪值教學,讓很多高齡長者都很樂意來上課互動,就像是在一個大家庭!台灣已進入超高齡社會的時候,很多退休後擁有健康身體和專業領域的長者,都熱心的投入社區照護服務長者的領域,互相扶持交流,共創銀髮族新的美好生活,做到老有所用,真善美的人生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