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魄散何往,死去方知萬事空?80年前一場空難加山難奪走51條生命 靈兮安然乎?



魂魄散何往,死去方知萬事空?80年前一場空難加山難奪走51條生命 靈兮安然乎?
※ 80年幽魂仍茫茫,難思量,豈能忘?綿綿山稜,何處話淒涼?80年後,縱然有人處理應不識,塵汗滿面,心緒激切,面山無言,惟禱魂安。料得當年腸斷處,殘月夜,三叉山!二戰成戰俘,幸未死於戰場,孰料罹空難,傷心山倚明湖綠,曾是驚魂照影來?此身行作崇山土,幾番風雨,長年遙盼,峰色天涯,唱罷秋山悲未歇,心中長寂,漫思鄉,傷心萬里異國,怨曲低吟,往事寄託山林,猶如一夢,空繾綣。試問,三叉山51條幽魂在否、安否? ※
寂寂黃昏後,山間人已靜,51條生命絕此域,屍埋魂何去?命運就是一種偶然,千里迢迢同葬此域,亡者又何辜?山脈遼闊,含悲萬古塵?冷骨寂無言,青山豈知情?亂山深處風疾天寒,可惜一命嗚呼,是老天相誤,隱隱難忍?三叉山前驚魂未定,年輕生命戛止於此,會是重生或永眠?這一死亡雖是失去了生命,卻也是走出人世間的擾攘圖框。嘆只嘆, 戰勝亦何歡,此死又何苦,陽間地府似無別,欲表奇愁無可訴,忽忽魂飄在異鄉?逆則路路生顛倒,深知身亡情何堪,悵望山頭坐看嘉明湖水影,假使當初身戰死,短暫一生復誰知?至此魂蕩開闊山域,縱使悲涼也是情,奈何此情無計可消除,都上了心頭與山頭!
人間戰事歷滄桑,撞山魂驚,長年夢淒厲,更那堪愁對山黃昏?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二戰結束。9月10日,1架美國B-24M轟炸機載運日軍俘虜營釋放的美國等國軍官返國,從日本沖繩到菲律賓途中因中颱「烏蘇拉」(侵襲台灣的穿心颱)致戰機偏離航道而撞上台灣中央山脈南部三叉山域,機上人員全部罹難(據悉,階級最高的是少將),25名異國軍人如斯命喪台灣山林。台灣當局獲悉組成搜救隊上山救援,奈何接連颱風更令26名馳援者同喪此山域(包括日本憲兵警察、台灣台東在地之原住民及居民)!悠悠80年過往,世上有幾人知悉、關懷此空難山難乎?今有台灣政府組隊上山「收拾殘局」,渠等跋山涉水重返當年空難山難之山域~三叉山(標高3,496公尺),展開為期4天3夜的安靈行程。這支安靈隊伍在山頂舉行莊嚴祈禱、祈福、安魂,獻花、獻酒並堆砌石塔祈願、深禱,以虔敬之心之情向罹難者致上最高與最不捨之敬意,象徵斯國斯民斯土對此段歷史之重視與銘記。現今政府用心良苦,啟動這人道關懷與安靈亡者之行動,讓此日益沉寂之「三叉山事件」再度為世人所正視、省思,彰顯人性光輝與犧牲精神至今不曾稍有褪色!另該安靈任務小組也深入罕有人跡山域,搜尋當年飛機殘骸及遺物,而陸航CH-47直升機也在0908日於嘉明湖附近三叉山頭降落,「將部分機槍等殘骸載返並暫置保存,後續將由軍事博物館進行系統化整理、典藏與研究,以期建構完整的歷史檔案,並規劃展示,讓這段人道救援故事長存於世。」
雄心志四海,萬里棲山脈,那堪淒風苦雨助悲涼!何處秋山鬼唱詩,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意外是種極致的結局,死亡等於中止一切想像和理解。美妙的山夜一片死沉,哄隆引擎聲及急切的搜救聲都已沉寂良久,這些亡靈與天地山川的歎息一起散落在山與湖間。嗚呼,黃葉蕭蕭落晚風,垂淚在他鄉,淚如雨淋零。嘆盡秋山月高懸 ,「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死去還有何話講,寄託此身在山岡)!我本一介戰士、我本一心救人,只恨救與被救無生還,何事悲酸淚沾襟,此身化作崇山塵。哀哉!
附 記:
山高地遠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一場戰爭、一段飛行、一處救援,一一以生命作代價。80年前,發生在台灣的這一場空難加山難事件死傷無數,可謂全球僅見!1945年9月10日,這1架美國B-24M轟炸機撞毀在台灣中央山脈南段的三叉山域,造成機上25人全數罹難(5名機組人員、美國人11、澳洲人5、荷蘭人4)。當時,台東關山地區立即組織了救難隊,由日本警察帶隊上山,沒想到9月底在山上遭遇颱風「珍」(Jean)侵襲南台灣,致救難隊在風雨、低溫及禦寒裝備闕如情況下,救難隊員或潰散、或倉皇下撤、或覓地避難、或不支倒地者,最後有26人在下撤途中之不同地點罹山;到了10月5日,關山郡再組成救難隊前往該山域帶回罹山之救難隊員遺骸。本照片引自2025.09.10.軍聞社(記者陳彥樺攝),是政府於今年6月底組成特遣任務小隊,跋山涉水重返三叉山,展開安靈行程及蒐集當年軍機殘骸等物品,後續將由軍事博物館進行整理、典藏、研究與展示。
百岳老查留言1:
1.根據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施添福老師在2000年所發表的口述歷史資料顯示:1945.09.10.美軍墜機後,日本警察組織了第一波救難隊共8人,18日一大早上山,任務是搜尋墜機罹難者的遺體,以待美軍接續上山處理,正投入工作時,接獲山下改變指示說,要把罹難者遺體就地埋葬。如此得再多派人手上山,於是關山郡又動員了第二波救難隊共89人,包括了日本警察、日本憲兵及關山地區民眾於26日上山。到了30日,山上天氣開始變差,而且時間愈晚愈糟糕,不僅狂風暴雨襲來,甚至還下冰雹。在措手不及且欠缺裝備下,終釀成26名救援隊員罹難。
2.根據美軍及大英國協陣亡將士的遷葬紀錄,美軍在戰後應該有赴台東深山,收回遇難官兵及戰俘的遺骸,其中荷蘭及澳洲軍人均在1947年中遷葬至香港的西灣盟軍公墓;而美軍罹難官兵及戰俘的遺骸,則於1950年初安葬至密蘇里州的Jefferson Barracks國家公墓。(以上資料均見2023.07.26.〈今周刊〉) 百岳老查 2025.09.15.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