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華科大機器人系統整合團隊 展現產學合作成果與智慧製造能量

2025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日前於南港展覽館盛大登場,龍華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機器人系統整合團隊」攜手產業合作企業展出智慧製造成果,充分展現多年深耕產學合作的研發實力與智慧製造能量。
近年來,龍華機器人系統整合團隊積極承接並推動多項國家級計畫。2023年執行國科會產學技術聯盟合作計畫,成立「機器人系統整合中小企業產學技術聯盟」,鏈結新北與桃園地區在地產業,推動智慧製造技術落地應用。2022年至2024年則承接教育部AI人工智慧課程培訓計畫,將AI技術導入教學,培育新世代具備智慧製造專長的工程人才。2025年,團再度通過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在地產業學研創新加值整合推動計畫」,以「應用自主移動式機器人(AMR)在智慧產線之創新加值整合」為核心,協助金屬機電產業智慧化升級,並強化在地人才扎根。

在本次展會中,龍華科大攜手合普工業、微星科技、FANUC、綠捷、先構技研,共同建置的「AMR智慧輸送產線」首次正式對外展出。該系統由龍華科大研究生周禹廷與專題學生結合廠商能量共同開發,成功解決傳統生產線在物流與人力配置上的瓶頸,展現高度彈性調度與高效能,完全契合工業4.0與智慧工廠的發展方向。
在產學合作與技術場域認證上,龍華科大自2020年起即與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TAIROA)合作,積極推動學生參與機器人工程師術科認證,並建置「工業機器人工程術科認證場域」、「協作機器人工程技術認證場域」與「工業型機器手臂研磨拋光中心」,使學生能學習不同類型機器人在製造業的應用,並與新日興、新漢科技、虎門科技、達明機器人、所羅門等企業進行產學合作與技術移轉。今年,龍華科大亦受邀再度進駐TAIROA產學合作專區,由研究生張宸愷展出「基於Kinect DK與Python之多顏色物件辨識與協作手臂整合系統」,該研究以低成本設備實現多顏色物件快速辨識與分揀,吸引眾多參觀者高度關注。

在人才培育上,龍華科大持續導入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問題式導向學習)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從實務問題出發,屢獲競賽佳績。本校機械系沈志陽老師指導PBL專班學生張哲銓與黃冠儒,與淡江大學電機系跨校合作,參加「第十七屆上銀智慧機器手實作競賽」智慧分檢組,於全國21支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榮獲季軍殊榮。
龍華科大校長葛自祥指出,這些豐碩成果不僅展現了龍華科大在智慧製造領域的技術研發與產學合作能量,更顯現學校在實作人才培育、跨校合作與產業應用上的持續深耕。未來,龍華科大將持續指導更多學生投入智慧製造與機器人應用研究,並結合AI、物聯網及機器人系統整合技術,深化與產業的合作交流,協助企業邁向數位轉型與永續發展,持續扮演推動台灣智慧製造的重要引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