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工職人誌公民記者工作坊2
公民記者 饒芳枝南湖社大報導
上課時間: 9/06(星期六),上午 09:00~12:00 / 下午 13:00~16:00
指導教學:李安豐 導演 上課地點:嶺東科大厚德樓7樓702教室
課程內容:(3)主題發想與規劃 (4)攝影技巧與心法說明

9月6日適逢中元普渡是華人傳統中,在農曆七月十五日(稱為「中元節」)舉行的大型祭拜儀式,主要是祭祀「好兄弟」(孤魂野鬼)與祖先,表達敬意與祈求平安。學員們安排家人中元普渡祭拜後、準時走進教室學習,南湖社大邱一峰主任分享:嶺東科大所承辦的南湖社區大學在地用心深耕有成,連續第三年獲得校務評鑑「特優」的肯定,創下三連霸的佳績。

一分鐘即興短影片每組表現的可圈可點:
第二組代表:大家好,我是劉芷瑀,很開心參加這次公民記者培訓,讓我對「新聞」與「公民」有了更深的理解。過去總以為記者只是單純報導事件,但課程中談到「公民記者」的角色,不只是見證,更是以在地視角去補足主流媒體的不足。透過老師與前輩的分享,我學到如何在採訪前做好準備,如何從問題意識出發設計訪綱,以及在拍攝、書寫時保持中立與真實。實際演練的環節,讓我意識到紀錄社區故事時,不僅需要技巧,也需要耐心與同理心。尤其在面對受訪者時,傾聽比提問更重要。課程還提醒我們,公民記者的力量在於「貼近」,將日常小事記錄下來,往往更具真實性。

第五組代表::大家好,我是林滄武,很高興參加這次公民記者培訓班加強版,雖然已經是南湖社大公民記者班的元老學員,但還是想要來吸收分享攝影經驗,因為時代進步攝影器材與AI剪輯都變化很快,透過這個機會來與大家一起學習。10月18號公民記者班會由我來介紹上課,介紹空拍器材、攝影器材還有攝影技巧,用照片、影片來說故事,用每台攝影機器的特點,拍出有說服力的畫面。讓公民新聞畫面更有說服力,精彩不要錯過,課程會有介紹空拍機、縮時攝影機、長焦微距拍攝的強烈感受,敬請期待。
第一組代表:大家好,我是李筱梅。很開心參加這次公民記者培訓班,也提醒我,其實身邊的人事物都值得被記錄。有些議題看似日常,但隨著時代改變,會發現裡面其實藏著不合理,值得再思考。像最近台中市政府社會局為了推廣性別平等議題,製作了舞台劇《人生第二次機會》。由三十多位素人演員演出,把真實經驗搬上舞台,而我也很幸運參與其中。劇情從校園青春期的月經困擾談起,延伸到家庭與職場,串聯三代女性的故事,呈現真實而微妙的性別議題。邀請你也一起思考這個深刻議題:當我們勇敢做自己時,是否也能尊重彼此的不同?演出時間是9 月 20 日晚上 7 點,在台中市大墩文化中心 B1 演講廳,免費索票,名額有限,歡迎大家一起來看戲!

第三組代表:大家好,我是志工-怡瑤,目前在「紀念建築」擔任志工
大家好,我是文化資產法中從”歷史建築”更明確的分類~跟人物有關的就是紀念建築這是今天的每日一詞;2010年開始在孫立人將軍紀念館擔任志工、2020年到宮原武熊宅邸當不老夢想125號的志工、不老夢想125號-不老騎士/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孫立人將軍紀念館位於台中市,這裡原本是將軍的故居,現在是保留歷史與教育的重要場域。館內展示孫立人將軍的生平事蹟、軍事貢獻與珍貴文物,帶大家走進這位名將的一生。「要特別提醒大家,紀念館每個月只開放兩天,一年只有 22 次對外開放!」「歡迎大家把握時間,一起來參觀孫立人將軍紀念館,親身感受這段珍貴的歷史!
第四組代表:大家好,逗花貓手工鹽滷豆花專賣店在嶺東滿一週年啦!
因為太愛豆花又挑嘴,乾脆自己開了一家店,於是展開了屬於逗花貓的甜甜人生。從2024第1場市集到騎樓到現在的店面的經營。從單純的一碗手工鹽滷豆花出發,逐漸加入 嫩仙草、紅豆湯,還有店長親手製作的脆皮泡芙與焦糖烤布丁。目的就是想把這份「喜歡」分享給大家。我們希望把心中最單純的美味做到最好,讓小小的豆花店養著夢想,也讓喜歡的事,陪伴每一天。謝謝嶺東的朋友們陪伴我們走過第一年,也期待繼續和大家一起,用甜甜日常養夢想。

老師勉勵學員們在地與長期蹲點的精神,加上關懷地方的胸懷,大家加入PeoPo公民新聞成為公民記者之後,可戮力報導地方的大小事,持續的紀錄等等。把公民新聞的精神以及影像紀錄的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公民記者的精神就是「從公民立場出發,勇敢發聲、真實報導,讓社會更透明、更有力量」。

課後師生徒步前往「猫霧捒井」,藏身在台中南湖社大馬路對面的一條幽靜巷弄內,坐落於永春南路188巷79號,老一輩稱之為「番仔井」。距離筏子溪大約1.2公里,是目前平埔族「猫霧捒社」保存最久、也最完整的一口井,打開三百年的時光之門。
公民記者 饒芳枝南湖社大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