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頭山梅花鹿悲歌 真相不容造謠扭曲
位於高雄的馬頭山,因山形似馬頭而得名,處於旗山、內門與田寮區之交界,此區域為泥岩惡地地形,屬世界級特殊自然地景,雖名為惡地,卻孕育豐富生態,是穿山甲等保育類動物的棲息地。
也因生態豐富,野生動物被遊蕩犬攻擊事件已發生多起,最近的一起發生在8月29日,一隻成年公梅花鹿遭受遊蕩犬隻攻擊的影片出現在高雄市馬頭山自然人文協會的臉書上,影片可見犬隻輪流攻擊啃咬梅花鹿,梅花鹿叫聲淒厲,努力閃躲逃生,卻不敵眾犬圍攻,觀影者皆感到十分不忍,因此引起廣泛的關注,同時也讓流浪動物問題,再次受到討論。

(影片網址:影像殘忍,慎入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v/1BKJUg1eXw/)
影片裡,有民眾出聲制止,狗群最終散去,梅花鹿看似脫困,但當地民眾在8月31日循著腐爛味道,發現梅花鹿已經傷重身亡。

(照片來源: 高雄市馬頭山自然人文協會之臉書)
梅花鹿死亡的相片引起極大的震撼,點燃一波民眾的不捨與怒火,再次聚焦到遊蕩犬隻造成的危害,因遊蕩犬造成的傷亡,已經不只一起。
近期發生的事件,同樣是在高雄,七月份一名7旬老翁在高雄市永安區鑽石沙灘公園海邊游泳時,也遭遊蕩犬下水追咬,導致溺水身亡,原屬日常活動卻遭此橫禍,家屬悲痛不已。
遊蕩犬攻擊事件頻傳,當然引起民眾恐慌,另一群恐慌的”群眾”,是愛動物的動保人士,特別是常被稱為”愛爸愛媽”的動保人士。
一名宣稱自己是在地居民人在現場的網友Carrie Hsu在臉書發文,指稱影片疑似經過剪輯,故意將事發地轉移到她的居所附近,且當地的梅花野生鹿群早已滅絕,而她本人受到多重的迫害,她和狗狗們都被利益團體構陷等等。

(照片來源: Carrie Hsu臉書之公開貼文)
後續在動保社團開始有網友轉貼Carrie Hsu的”澄清文”,轉傳者同時強調"AI說淺山早已沒有梅花鹿”,想在馬頭山設立保護區,疑似是因為有油水等語。

(截圖來源:我要當流動動物義工救援團隊之臉書)
“影片是AI造假”、”馬頭山沒有梅花鹿”、”怎知死的是被狗咬的那隻(鹿)”、”有利益掛勾”、”陰謀論”這樣的言論開始發酵,網路世界,有人敢講,就有人買單,真相似乎出現汙點。
然而真相只有一個,即使被潑髒,透過多方證據以及詳細的調查,皆可還原真相。
影片是AI合成?
拍攝影片者是當地居民,並非馬頭山自然人文協會,從影片當中也可清楚聽到拍攝民眾驅趕遊蕩犬隻的口哨聲,同時也有不只一人對當時情況的對話討論,拍攝民眾即可證明影片非造假剪輯。
TVBS NEWS於8月30日隨即在事發地附近採訪拍攝者,就這兩位目擊證人,與影片內容的音源相同,地點也相同,群浪圍攻梅花鹿影片,鐵證如山,何來剪輯造假AI合成?

(截圖來源:TVBS NEWS 8月30日報導)
另有一位也叫Carrie Hsu的網友(名稱相同但頭像不同)到他人臉書留言,指出事件發生地是在田寮,不是在她所居住的附近,同時控訴有心人士用剪輯影片帶風向,是AI生成的影片,當地根本沒有梅花鹿,指控他人故意栽贓。
言論與第一位Carrie Hsu如出一徹,有網友指稱兩位Carrie Hsu為同一人,且為當地餵食愛媽,是否如此,需由"這些"Carrie Hsu自己出面說明。
第二位Carrie Hsu在他人臉書的相關分享下留言,一開始用詞激動,充滿指責,在被告知無證據之謾罵涉嫌造謠,可成立誹謗罪與公然侮辱罪時,立即刪掉原本留言(下方截圖左邊),重新的留言(下方截圖右邊),用詞謹慎,並改口加上”疑似”。

(圖片來源:網友提供,公開版面之截圖)
留言可以更改,然此番言論已在被截圖轉傳,且被有心人士用來混淆視聽,意圖抹黑真相,所求為何?
怕自己被究責?怕流浪動物被怪罪?怕流浪動物更被討厭?怕流浪動物被找麻煩?怕重啟十二夜?怕政府來場大撲殺?怕流浪動物消失? 怕再也無法餵養流浪動物?
在各種恐懼加持下,未經證實的言論,開始發酵,以訛傳訛,已經模糊焦點,真相蒙塵。
謠言不是止於智者,謠言是止於證據。
就讓證據來說話。
排除Carrie Hsu的個人爭議,針對其對馬頭山梅花鹿事件的誣指,澄清如下:
馬頭山根本沒有梅花鹿?
馬頭山到底有沒有梅花鹿?根據110年10月由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委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所做之<馬頭山地區資源調查計畫>裡可得知,梅花鹿為馬頭山地區紅外線自動照相機所拍攝之哺乳類動物中,拍攝數量排行第四名,僅次於家犬、白鼻心及食蟹獴。

(資料來源: 馬頭山地區資源調查計畫報告)
另農傳媒於八年前的一篇文章中,也提供了馬頭山拍攝到梅花鹿的照片。

(照片來源: 【馬頭奇譚】梅花鹿最後的伊甸園 - 農傳媒)
此外,就在今年八月份,馬頭山自然人文協會會長黃惠敏也曾通報有梅花鹿受困於排水溝,此梅花鹿為頭頂四叉鹿角的漂亮公鹿,農業局夥同當地居民共同營救此落難梅花鹿。

(圖片來源: 梅花鹿受困排水溝 馬頭山居民會同農業局協力「救鹿」 | 動物星球 | 生活 | 聯合新聞網)
現存在馬頭山的梅花鹿到底是原生或溢出,尚有各方說法,但馬頭山有梅花鹿族群在地生活,絕對是個事實。
死亡照片造假?
也有網友質疑,死亡照片是否造假,或者非那隻被犬隻攻擊之梅花鹿,關於這部分,黃惠敏提供相片,以供比對死亡梅花鹿與影片中的梅花鹿之鹿角。

(筆者製圖:左為影片截圖,右為黃惠敏提供之照片)
黃惠敏表示,每一隻鹿的鹿角都不同,一般而言,鹿角可分成四叉與五叉,80%的鹿角為四叉,只有約20%的鹿角會長成五叉或六叉,8月29日被犬隻攻擊的公鹿,鹿角就是五叉,是屬於比較少見的20%,因此更好辨認比對,可確認是同一隻無誤。
事發地在哪裡?
關於事發地點,黃惠敏提供goolge地圖,標出犬攻擊地點與鹿死亡之地點,兩者相距約100公尺。

(照片來源: 高雄市馬頭山自然人文協會會長黃惠敏)
四月份還有另一起犬攻擊!
黃惠敏表示,自己也是個愛狗人,也曾為了營救被獸鋏夾住的犬隻,自己受傷骨折送醫,且自己家中也有飼養撿到的受傷流浪犬,對於環境內的每一條生命,都是同等的保護,看見動物受傷或死亡,也是同等的哀傷。
今年四月份,就在發現此事件梅花鹿屍體的50公尺處,也曾發現另一隻梅花鹿死亡,同樣是犬傷致死,只是那次沒有民眾錄到犬攻擊的過程,只發現梅花鹿的屍體。

(照片來源: 高雄市馬頭山自然人文協會會長黃惠敏)
肇事犬為獵犬非浪犬?
網路上另有質疑,攻擊梅花鹿之犬隻為訓練有素之獵犬,而非一般浪犬,然當地居民提供影片證據,有民眾騎車載著飼料,一出現狗狗隨即蜂擁而上,並對外人吠叫,出現護主行為,可見已經餵食成習。
經比對,這些犬隻與8月29日攻擊梅花鹿之犬隻為同一群體。

(照片來源: 高雄市馬頭山自然人文協會之臉書)
或許也是因為餵食問題引起動保人士與野保人士的針鋒相對,近日又有安樂議題再次爭論不休,長期對立,十分緊繃,因此眼見遊蕩犬問題又要再被聚焦,任何開脫之詞,即使未經求證,都宛若一根救命浮木,被緊抱不放。
但為達目的,就可以不經求證,不顧言詞,且不擇手段嗎?
漫長且痛苦的死亡過程
被犬咬傷的動物,即使沒有當場死亡,後續的死亡過程也是十分緩慢且折磨,有獸醫師也在臉書分享動物遭受犬咬傷之後的情況,公梅花鹿體重可破50、60公斤,身形明顯大於一般遊蕩犬隻,都抵擋不了眾犬圍攻,更何況其他體型更為瘦小之動物。

(為避免獸醫師遭受較激進的動保人士網爆,此截圖分享就不標出處,若有侵權請告知,會撤圖)
屍體最後的去處?
梅花鹿屍體被發現時,已經開始長蛆,黃惠敏希望梅花鹿不要白白的犧牲,也希望能協助專業的研究,因此梅花鹿的屍體就近交由屏東科技大學孫敬閔老師研究室協助處理,希望能有助於相關的研究與環境議題解說教材,為保育生態環境盡一份心力。
鹿之悲鳴產生出的共鳴
這次的事件,讓某些動保人士跳腳,甚至出現各式指責文或護衛文,提出乍看可行但緩不濟急的方案,甚至宣稱不要倒果為因。
其實流浪動物在台灣造成的問題,已經沒有因果可言了,就現況而言,不用想治本,必須先治標,如同重症病患臥病在床,你還要他起床運動,根本天方夜譚。緩不濟急的措施,只會惡化整個情況。
每個人都有想守護的寶貝,可以理解,但因此失去辨識真偽的能力,就令人費解。馬頭山的梅花鹿只是冰山一角,卻也是個警示鐘,鹿之悲鳴為何引起社會這麼大的共鳴,值得每一個愛動物、愛環境、愛這塊土地的人深思,更值得偏愛浪浪的動保人士反思。
言論自由不是用來造謠
憲法第十一條明文保障人民的言論自由,但言論自由並非無上限,言論自由其中的一項意旨就在追求真理,追求真理是”透過不同的聲音和思想,增進對事實的認識”,而不是透過不實的言論和抹黑,造成對立,偏離事實。
證據擺在眼前,事實不容曲解,意見不同常有,扭曲造假常見,但網路言論皆需負責,散播不實言論,且帶有「詆毀」之樣態,會觸犯刑法第309條的「公然侮辱罪」抑或第310條的「誹謗罪」,網路發言不可無度,應當謹慎。
這不是羅生門,這也不是AI,這是無能人類的”作絆”,造成野生動物和流浪動物的雙重悲歌。
理性看待問題,論述有據,才能真正解決困境,否則浪浪問題如此滾雪球下去,失衡導致失控,慘案層出不窮,後面只會越來越難收拾。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