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財源其實近在眼前

2025/09/03 17:05
51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近年來,健保財務吃緊的新聞屢屢見諸媒體, 2024 年健保基金的支出更再度超過收入,財務缺口持續擴大;另一方面,癌症基金每年所需經費動輒上百億元,卻常面臨補足不易的困境。

當政府四處尋找財源,甚至討論是否需要調漲保費時,一個近在眼前的選項卻遲遲未被採納,那就是讓加熱菸合法上市並課稅。

事實很簡單:菸品在台灣原本就屬於課稅品項,菸捐與菸稅長期是公共財源的重要支柱,若加熱菸能如同傳統菸品一般被納入課稅體系,將立即為癌症防治基金與健保挹注一筆穩定且可觀的資金;換言之,這不是「新課稅」,而是「把現有消費納入管理」,其正當性毋庸置疑。

然而,政策遲延卻造成另一種扭曲的結果:雖然台灣尚未上市合法加熱菸產品,但市場需求依舊龐大,走私與地下交易反而快速擴張;換句話說,民眾在消費,金流在流動,只是錢進入了水貨商的口袋,而不是國家的稅收,導致政府既無法監管品質,也喪失了應有的財政來源,等於白白錯失雙重利益。

更令人憂慮的是,走私加熱菸的盛行,讓消費者只能購買來源不明的產品,安全與品質毫無保障,這不僅與「保障健康」的政策初衷背道而馳,更凸顯目前政策的無力;與其放任民眾冒險從地下管道購買,不如透過合法上市,建立檢驗、標示與課稅制度,將市場導入正軌。

反對者或許會擔心健康影響,但必須強調,讓產品上市並不等於放任,而是意味著「監管」與「管理」,也正因為涉及健康風險,才更需要合法管道,讓政府能以制度規範產品流通,並透過稅收支持公共醫療資源;若持續拖延,只會讓市場在灰色地帶無序擴張,既危害消費者,也掏空財源。

回到核心問題:台灣的健保與癌症基金需要穩定資金,而加熱菸的消費需求早已存在,若不加速合法上市與課稅,等同坐視黑市壯大、坐視財政流失;而政府應該要思考的是,究竟要讓全民承擔健保加費的壓力,還是讓加熱菸稅收來分擔這筆龐大支出?

務實與拖延之間,政府其實早就該做出選擇。加熱菸合法上市,不僅能解決黑市問題,更能帶來實質財源,補足健保與癌症基金,這對於一個財政壓力不斷升高的國家而言,這不僅是必要,更是責任。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