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連結永續未來」旗山農創驛凈大賽東南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獲佳績,為未來永續發聲

圖/ 團隊成員(左至右:吳建諺、曾寶葳、林妍頤、張宇助),以廢棄材料打造結合文化與功能的裝置藝術,為地方注入永續新能量。
在創意與環保理念激盪之下,一座座以再生材料打造的裝置,悄然在高雄旗糖農創園區綻放生命力。東南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師生參加「旗糖農創《驛.淨》自造廠裝置藝術競賽」,以融合環保、地方文化與藝術的設計作品「介線」奪得第三名佳績,成為永續與美學實踐的典範。
競賽以「結合農村創生與設計創新」為核心理念,呼應SDGs第11項「永續城鄉」及第12項「責任消費與生產」目標,鼓勵青年設計師以創意回應地方轉型與淨零排放願景。東南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由楊騏瑜老師帶領,四位學生林妍頤、曾寶葳、吳建諺、張宇助組成的團隊,以作品《介線》展現出如何透過設計,讓環保成為一種生活態度,也成為城市轉型中的美麗風景。
讓廢棄物重生,輪胎、廢木化為藝術與功能並存的空間裝置《介線》作品由三大裝置構成「樹環」遮蔭亭、「橡旗」休憩椅與「示線」導覽指示牌。所有裝置皆使用廢棄輪胎、木材、竹編與汽車零件等二手材料製作,賦予舊物新生,體現了「資源循環再利用」與「綠色設計」的永續精神。「樹環」為遮蔭與遮雨空間,頂部採用傳統竹編製成頂帳,兼顧實用與視覺美感,也讓自然光影在地面上投下流動的藝術痕跡。「橡旗」系列椅子則別具巧思,每張椅面雕刻旗山地標如糖廠煙囪、老街山景,並以高雄市徽五色妝點,將地方文化濃縮於一椅之上,使每一次坐下都成為認識土地的旅程。導覽指示裝置「示線」,將高雄旗糖農創園區的動線設計轉化為地景藝術,融合園區歷史元素與視覺插圖,實用更兼具觀賞與教育意義,成為園區內深具辨識度的文化地標。
設計讓文化延續,讓環保落實生活,師生在競賽中獲得肯定,不只是技術的讚許,更是東南科技大學長年推動「環境永續教育」的成果展現。東南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劉懿瑾主任表示:「我們相信設計不只是表面美感,更應該成為改變社會的力量。小裝置,大改變,從地方出發,擁抱永續未來,透過教學與實作,引導學生思考如何用創意解決環境與社會問題,是我們堅持的。」
參賽作品《介線》以簡約自然的造型、在地文化的呈現與環保材料的運用,回應2050淨零轉型的全球議題,也具體實踐東南科技大學對永續社會的承諾。環境保護不是口號,而是我們可以共同實踐的日常。透過再生材料,賦予廢棄物第二次生命;透過設計,讓美感與環境共融。
未來,東南科技大學室設系將持續秉持「創意、實作、永續」三大教育核心,培養更多有責任感、有視野的設計人才,為地球與社會設計出更美好的可能。

圖/得獎作品《介線》為遊客提供舒適休憩空間,也傳遞綠生活理念。

圖/東南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介線》團隊榮獲旗糖農創《驛.淨》競賽第三名,展現環保創意與永續精神,右二為指導老師楊騏瑜老師。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