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校友會邱于珊 游志豪 共同帶隊參訪華德動能

(左起)台中市東海大學校友會理事長邱于珊、華德動能董事長蔡裕慶、東海EMBA第113級研聯會會長游志豪及徐麗花伉儷。東海校友會/提供
台中市東海大學校友會與東海EMBA第113級研聯會;8月7日下午聯合舉辦企業參訪活動,由校友會理事長邱于珊、研聯會會長暨中區知名企業家游志豪、徐麗花伉儷共同率70餘家企業代表,前往位於臺中港科技產業園區的「華德動能科技」(RAC),深入瞭解台灣電動巴士的發展成就與前瞻技術。
華德動能為台灣首家以電動巴士取得自主設計認證的標竿企業。該集團建構完整的電動巴士生態鏈,涵蓋e-bus整車、關鍵系統、零組件及軟硬體設計,並在臺中打造智能化電動巴士生產基地。在市場拓展上,華德於台灣銷售的電動巴士已突破500輛,更成功將三電系統出口並進行技術轉移至日本巴士公司。此外,華德亦與美國底特律知名電動中巴製造商OPTIMAL簽署合作協議,共同設計各類能源形式的智慧商用車。集團未來將持續透過技術轉移夥伴策略(TTP),加速全球市場佈局。
活動中,華德動能董事長蔡裕慶以「台灣電動商用車發展商機與挑戰」為題進行專題分享。蔡裕慶回顧華德自2011年推出台灣首部上路電動巴士的艱辛歷程,強調公司堅持提供「整體解決方案」而非單一車輛。他深入剖析華德的技術核心優勢,包括擁有自主開發的車輛控制、動力系統、電池模組、底盤設計,以及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車隊管理系統(FMS)與預先維保系統(APM)。在電池安全領域,華德自主研發的液冷溫控電池管理系統(BMS)及其電池Pack,更是台灣唯一通過歐盟TUV ECE R100.3認證者;其全自動CTP(Cell-To-Pack)製程,則大幅提升能量密度與生產效率。
分享後,蔡裕慶親自引導校友團參觀智能化生產廠區,實地見證台灣最具規模的電動巴士模範工廠運作,包含高強度鋼骨架自動焊接系統、快速換線平台、自動車規PU漆噴塗、六面氣密測試等先進設備。蔡裕慶說明,此智慧工廠透過全面導入MES、PDM、ERP數據平台,確保每輛車品質一致,並有效降低能耗與焊接損耗,展現ESG效益。參訪亦重點展示關鍵零組件如電池包、BMS管理系統,以及能即時監控全台甚至海外車輛行駛路況與電池狀態的IoT戰情中心,凸顯華德建構完整電動巴士生態系的實力。
在問答交流時段,與會校友企業代表提問踴躍,聚焦於台灣電動車產業政策、國際市場拓展策略(如華德電巴成功以TTP模式成為日本市佔率最高的海外品牌)、以及未來技術發展方向。蔡裕慶以其豐富的產業經驗與熱情,逐一詳盡回應,現場互動熱烈。
活動尾聲,參訪團成員實際搭乘華德電動巴士繞行工業區一圈,親身體驗其行駛時「乾淨無油氣味」、「安靜平穩」及「車廂寬敞舒適」等優異特性。此次深度參訪讓東海校友們親眼見證台灣自主研發電動巴士的頂尖技術與製造實力,深刻感受華德動能作為「電動巴士國家隊」領頭羊,在推動綠色運輸與邁向淨零碳排上的關鍵角色與貢獻。

台中市東海大學校友會理事長邱于珊(前排左五)及全體參訪人員與華德動能董事長蔡裕慶(前排左六)合影。東海校友會/提供

東海EMBA第113級研聯會會長游志豪(前排右五)及全體參訪人員與華德動能董事長蔡裕慶(前排右四)合影。東海校友會/提供

台中市東海大學校友會理事長邱于珊及東海EMBA第113級研聯會會長游志豪,於頒發榮譽顧問聘書給華德動能董事長蔡裕慶後合影。東海校友會/提供

華德動能董事長蔡裕慶以「台灣電動商用車發展商機與挑戰」為題分享心得。東海校友會/提供

東海EMBA第113級研聯會會長游志豪開心坐在華德動能電動巴士駕駛座。東海校友會/提供

台中市東海大學校友會與東海EMBA第113級研聯會與會人員參觀華德動能生產線。東海校友會/提供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