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共創機會 邁向永續 家扶脫貧能力建構20周年 展現改變的力量

2025/08/08 16:03
19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照片

今日不僅是向全天下父親致敬的父親節,也是一同慶祝家扶基金會75周年生日快樂的重要時刻。「家扶75 攜手幸福」不僅代表著對無數社工專業耕耘、以及無數家庭堅韌不拔努力的肯定,更象徵台灣社會在實踐永續發展目標(SDGs)道路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秉持「當一個家庭被賦權,一個社會就更接近永續」的信念,為協助弱勢家庭培育社會競爭力,家扶基金會2005年引進「資產累積理論」與「充權」概念,發展出「兒童啟力」、「少年展力」、「青年構力」和「家長培力」資產累積方案,從助貧正式進入「脫貧能力建構」階段,發展至今已邁入第20年。

今(8)日在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舉辦「服務使用者脫貧能力建構影響力實務論壇」,集結學者、實務專家與服務使用者,針對資產累積策略、社會創新實踐、正向發展模式等議題展開對話,共同探索脫貧工作在永續發展下的新方向。

家扶20年脫貧實踐成果登場 共探脫貧新思維

照片

家扶基金會董事長劉邦富表示:這20年來家扶推動的「脫貧能力建構方案」已服務超過35萬人次,陪伴近2萬名扶助個案,面對貧窮,家扶跳脫單純的經濟補助,更致力讓家庭具備自立的能力,為自己與下一代創造新的起點—從被動受助走向主動創造未來,這才是真正翻轉貧窮的關鍵。

今年,家扶基金會與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聯手策劃為期近2個月的「脫貧能力建構特展」,以家庭的故事為引,讓民眾更深入理解弱勢家庭翻轉困境的歷程,並傳達出「每一份關注與參與,都是推動社會邁向永續發展的重要力量!」邁入下一個10年,家扶持續以「能力建構」為核心,強化個人與家庭的社會參與及經濟自立能力,並期盼透過跨界合作與知識交流,描繪出更具行動力及永續性的脫貧藍圖。

脫貧四力 開啟家庭自立的新契機

照片

脫貧能力建構方案以家庭為核心,依兒童、少年、青年及家長不同階段設計方案。兒童「啟力」以2年為期,協助學齡前幼兒就學,並引導家庭儲蓄教育基金,厚植教育資源。少年「展力」強調以青少年為主體,透過體驗教育、才藝與生涯規劃課程,增強歸屬感、發掘優勢並實踐社會關懷。青年「構力」則透過課程與團體行動,培養理財、規劃、領導與關懷等多元能力,累積社會與經濟資本,助其銜接社會。家長「培力」則聚焦就業與理財能力,改善家庭經濟並建立自信,形成正向循環。

從被生活追趕到掌握未來

照片

貧窮的背後,往往不只是資源匱乏,更反映出機會的高度不平等,家扶指出,唯有從根本提升家庭應對經濟風險的能力,才能真正翻轉脆弱處境。參與「家長培力計畫」的單親爸爸—阿賢,獨自照顧2名子女、患病的母親與身障的兄長。每月3萬元的收入,讓他長期處於財務壓力邊緣。「只希望家裡收支平衡,讓家人過得安穩一點。」這是他最簡單、卻也最沉重的願望。看見阿賢的擔憂,社工逐步引導與陪伴他參與家長生涯發展方案,從學習理財與記帳,逐步檢視收支結構,重新掌握生活節奏。如今,他不僅建立穩定的財務習慣,更為子女開設兒少發展帳戶,盼未來能帶著孩子一同學習儲蓄與規劃未來。今年的父親節,阿賢有了新願望:「不只要撐起這個家,也要脫離債務循環,讓孩子有更多的選擇與機會。」阿賢的故事,正是脫貧能力建構服務的縮影,也是邁向脫貧與永續的重要見證。

為展現推動脫貧能力建構20年來的成果與影響力,家扶基金會與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攜手舉辦系列主題活動,期盼喚起社會大眾對「平等機會」與「資源共享」的重視。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館長馬湘萍表示:「圖書館作為一個知識平權的平台,我們始終相信,每一份閱讀與學習的機會,都是邁向公平社會的重要起點,與家扶的理念相同,致力於透過知識的力量,實現向上社會流動的可能。本次與家扶跨領域協作對公共議題的回應,希望透過圖書館的場域力量,讓社會看見每一位努力向上的家庭與青年,如何透過知識與陪伴走向希望。」

每一次的倡議與行動,都是推動改變的力量,也讓「永續未來」不再只是目標,而是此時此刻正在累積的成果。邀請社會各界一同關注及參與,共創一個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成長與翻轉的社會環境。

照片

【展覽資訊】

  • 展覽名稱:家扶基金會-家庭脫貧能力建構特展
  • 展期:2025年8月1日至9月21日
  • 地點: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1樓藝文展廳(台中市南區五權南路100號)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