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快樂之道出發,高雄山達基教會集結在地力量,探尋地方永續新解方
當地方創生浪潮席捲全台,我們該如何避免過度商業化,讓地方保有獨特的溫度與靈魂?高雄山達基教會於日前舉辦「社區共好進化論」研討活動,匯聚學者與在地實踐家,以《快樂之道》的倫理原則為核心,探討如何從「社區」出發,為地方發展注入永續而有韌性的力量。
高雄山達基教會人道計畫辦公室主任莊凱仲強調,創辦人L. 羅恩 賀伯特堅信「唯有行動,世界才能變得更好」。面對地方創生可能帶來的「創傷」,他指出,教會期望透過本次活動,串聯起一個以倫理為基礎的互助網絡,讓地方的發展既能創造效益,也能兼顧人心的溫度與永續價值。
本次活動,主辦方邀請三位不同領域的專家帶來精彩分享,從理論到實戰,為社區發展注入新思維。雲林科技大學副教授林怡君,從理論與實作層面,分享如何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與道德倫理觀念,巧妙融入社區活化。高雄大學教學發展中心博士盧薇喬,則以其豐富的社區總體營造研究經驗,不僅深入淺出介紹社造歷史,更詳盡分享她在田野調查與研究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案。鹽埕奶茶節發起人、鹽埕研究所所長蕭清元,則帶來他在缺乏資源下,從零開始將鹽埕地方特色融入發展,並成功促進地方活化的實戰經驗。
活動尾聲,由林怡君副教授引導與會者分組進行深度討論,針對如何規劃理想中的社區,提供具體方法與方向。主辦單位表示,未來將持續舉辦此類活動,並邀請各領域的創生實踐者與行動者共同參與。教會期盼透過持續的交流與集思廣益,探索如何在文化保存、經濟活化與生態永續之間取得平衡,真正實現社區「共好」的願景。
照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