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員林市農會114年食農教育創新整合計劃,甜甜蜜蜜與魚菜共生體驗活動吸引大小朋友參與!

2025/08/03 09:02
15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記者周厚賢/彰化員林報導】

「推廣食農教育,各地農會無不挖空心思吸引民眾報民參與」員林市農會今年食農教育創新整合計劃,以「豐盛佳餚處處可蜜」親子DIY體驗日的構思熱鬧登場,這項活動共舉辦兩天四梯次,吸引來自本地與外縣市的親子報名參加,場場爆滿。參與者在活動中深入走訪位於員林山區的蔬安生鮮農場,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體驗食農教育的特色,了解農業知識與在地產業的獨特魅力。

照片

▲在蔬安鮮農場江啟峰博士解說下,參與者學習如何運用魚類與蔬菜達到自然循環的永續栽培方式。(圖/記者周厚賢攝)

員林市農會策畫本次活動目的是帶領大小朋友在生態農園裡看見現代農友對環境保育的重視與落實。尤其讓參與家庭親身體驗魚菜共生、蜂蜜採收等農業生產流程。許多小朋友第一次看到魚菜共生系統的實際運作場景,透過農場江啟峰博士的解說,學習如何運用魚類與蔬菜達到自然循環的永續栽培方式。此外,曾榮獲員林蜂蜜金牌的張育郡老師,也親臨現場講解蜂蜜的採集過程與真假辨別技巧。他表示,雖然大家都喝過蜂蜜,卻很少有機會親眼見到蜜蜂的成長與採蜜過程,這次透過近距離觀察與互動,讓大小朋友更加珍惜每一滴來自小蜜蜂的辛勞成果。

照片

那怕是小小的有獎問答,員林市農會精心製作的戳戳樂都能感受主辦單位的用心。(圖/記者周厚賢攝)

員林市農會表示,本次活動屬於「食農教育創新整合計劃」的一環,結合在地農業特色推廣與教育體驗,期盼藉由親子參與活動,提升大眾對員林優質農產的認識。農會推廣部主任游秀祝指出,蜂蜜是員林市極具代表性的農產品之一,此次特別安排實地體驗,讓參與者了解蜂蜜的來源與延伸產品製作,是難得的教育機會。農會也強調,透過此類創新教育活動,不僅能吸引親子共學,還能加深民眾對「食農教育」理念的認同與理解。未來將持續結合青農創業成果、農業科技應用與在地文化,推動更多元且有深度的農業教育行程,讓農業不只是產業,更成為下一代學習與體驗的重要平台。

照片

▲員林市農會推出的「豐盛佳餚處處可蜜」活動極為轟動,網路開放報名的4梯次不到兩小時就宣告額滿。(圖/記者周厚賢攝)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