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在城市的角落—凝流寫下閱讀與對話的故事
在滑手機成為生活習慣的今天, 你有多久沒有好好坐下來翻一本實體書了呢?
stand: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在台藝大巷弄旁的一間獨立書店。 它原本的名字叫做書店咖啡, 直到2023年,它重新有了一個新的名字——凝流。 那現在直接讓我們進入看看吧!
旁白:走進位在台藝大後巷的凝流書店, 第一眼看到的是門口處擺放著錯落交疊的綠色盆栽, 把這棟老屋包圍得十分隱密。 如果不是特別注意,很容易就錯過入口。 推開門,入口處有一張桌子,上面擺了好幾本筆記本。來的人可以隨手寫下當下的心情,或是想對自己、對這個空間所說的話,這種開放式的留言方式,讓這裡多了一些溫度。
再往裡走,就會聽見水聲,右手邊會看到店裡設置的小魚池。 嘩啦啦的水流聲,讓人一進門就不自覺的放慢腳步。
整個書店的空間是狹長形的,地板是由不同材質拼接起來, 牆面和天花板則保留著老屋原本斑駁的樣子,看起來有點像倉庫。老闆也說這裡原本的確是想拿來當倉庫用的,後來才慢慢變成現在的樣子。
入口左手邊有一個木頭矮櫃,放著最近的展覽和活動資訊可以自由拿取。 走廊右邊是吧台區,左邊是一排展示櫃,上面有陶藝品、二手雜貨、卡片。 牆上也貼了幾張紙條簡單介紹展品,座位的桌椅風格都不太一樣,有木桌、皮沙發,也有歐式單椅。
店裡前後都有樓梯可以上到二樓,前面的樓梯旁邊有書架和牆面,上面擺放了各式各樣的漫畫。 後面的樓梯牆則是一整面黑膠唱片牆,還有不少老唱盤,收藏非常的豐富。
二樓是主要的書區,有整排老闆自己收藏的二手書,主題非常的多元。 靠窗的地方有幾張雙人座位,大片玻璃讓陽光自然灑進來,整個空間非常的安靜, 二樓也有小陽台跟戶外座位,供客人自己自由選擇。
說到創店的初衷,書店老闆程恩澤表示:一開始只是想喜歡書而已、喜歡書店,想試試看看開書店,那沒有太多的想法,想要試試看覺得應該會收起來,收起來也沒關係,我的想法就是這邊當倉庫用,所以你上來看我們很多畫面,事實上是倉庫的畫面,因為我心裡在十幾年前就覺得半年一年會收掉,就可能一二樓全部當倉庫。
對於一開始為什麼只取名為書店,陳恩澤也說明了當時的想法:「我覺得他們也會喜歡這樣的感覺,我自己也蠻喜歡的,不要被太多的設限。 也有一個隱藏型的感覺,想那麼多幹嘛,反正開不了多久。 」
凝流不只是名字上的改變,他期望這間書店能成為思想碰撞、靈魂交流的據點。 不管是一個人前來,還是朋友同行,都能在這裡創新自我, 亦或是與他人創造連接與對話。
:「迷人的靈魂在此匯聚,我們可能想要這個空間環境的角度調整這個角度。 你想想看可能我們希望塑造的就是這種感覺, 但我們希望有一群很有趣或是很有想法, 我覺得他是以那種靈魂的交流或是比較深層的那種思維, 內心去互相交流,跟人家靈魂交流的這種人聚集在這個地方。 進來這個環境,我覺得他會有一種放鬆, 會有一種創新或是創造,或是想要去做些什麼的那種衝動, 或者是在這個地方可以安下心來, 不管他是一個人還是一群人一起去做些什麼, 我覺得這個環境會讓人家有這種感覺的話,是我覺得想要去塑造的。 」
談到科技的衝擊,陳恩澤也有自己的看法
:「 我覺得書都可以淘汰了,這非常殘忍, 比如說我們現在做咖啡好了,我想了解一個咖啡, 以前我的知識,我覺得電子化還不錯, 因為我只要搜尋一個咖啡有十本書可以讓我閱讀, 然後都是電子的,電子檔,我很快,我就不用再去輸電, 或者是等他寄來我,我直接看電子書就好。 但現在AI又不是,它直接告訴我所有的咖啡的細節, 然後我要相關所有的知識內容,它清楚得很, 說不定叫他幫我彙整我想要的,或是我所不知道的, 它全部幫我弄得清清楚楚。 這時候我再反過來, 我幹嘛去看那十本有關咖啡的書啊, 或是我去書店看這個書很怪,因為沒有效率。
我覺得書未來可能也會類似這樣, 對,它是一個收藏品。 純粹為了知識而去消費的可能性會越來越低了。 倒回來看,我是覺得這個產業它的變化性是非常大, 而且是必然的,那未來會怎麼樣, 我覺得我也不太說得準, 只不過我們書店現在想要調整的方向是調整以人為主。 」
記者也實際訪問了在書店內的客人對書店的看法。
:「我覺得這邊氛圍不錯, 然後又是這種老宅做的懷舊咖啡廳的感覺, 其實是我自己一個蠻喜歡的氛圍。 其實不僅是實體書店,甚至是任何的實體店, 其實大家都喜歡在網路上買東西, 相對來說就是人與人的接觸會越來越少。 我覺得不管是書店還是任何的實體店, 這些店家存在的意義就是保留一個和人交流互相接觸的窗口。 」
在這個書未閱讀日益普及的時代, 凝流書店以其獨特的空間氛圍與人情互動, 為讀者保留了一種與書對話的可能。 在這裡你或許會看到買手創作的作家, 又或者是發想劇本的導演, 又或者是來喝咖啡、翻書的讀者, 這裡都容得下一種慢下來的生活方式。 即便面對AI與科技浪潮, 這間藏在巷弄裡的書店仍用自己的節奏, 持續書寫著屬於紙本與人的故事。
記者 張啟敏/台北綜合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