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35歲女醫師挑戰傳統 張瑜芹參選婦產科醫學會代表

2025/07/15 11:46
95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婦產科醫師張瑜芹宣布參選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會員代表,成為近年來少見的年輕女性醫師投入學會選舉。這項決定源自台大醫院婦產科接連爆發的性侵、性騷擾案件,讓她決心從專業組織內部推動改革。

張瑜芹表示,雖然台大案件發生時她已離開台大醫院,性平委員會與司法也已啟動調查,但這些事件讓她不斷思考「想要改變這些問題,自己還能做什麼」。經過兩三週考慮,她在六月初決定參選,稱這是一次「40歲以下、女性醫師,對大環境發起的挑戰」。

連家人都勸她三思的這個決定,最終讓她下定決心的關鍵,正是台大醫院婦產科性侵性騷案。她認為,個別案件可能是既有程序和法規要處理的範疇,但事件接二連三爆出,正是婦產科醫學會應該做得更多的地方。

照片

張瑜芹醫師長期關注婦女健康與女性權益,照片為2022年張醫師參加GFF女孩聯盟活動。翻攝自張瑜芹醫師臉書粉專

打破年齡天花板 年輕世代缺席學會決策

根據2023年資料,台灣醫師平均年齡為51.5歲,其中婦產科醫師平均年齡更高達56.7歲,為各科之冠。張瑜芹指出,這樣的「人口結構」也反映在學會權力結構上:「我們幾乎沒看過40歲以下的學會會員代表。」

她質疑,是年輕醫師的意見不重要?還是年輕醫師對自己沒自信,覺得非得要有學術地位,或是在當地很資深很大尾才有資格當代表?還是只是大家覺得學會在搞什麼跟我們沒關係,反正只要我能賺錢養家活口、不要被找麻煩就夠了?

「我拒絕接受這樣的現實。」張瑜芹強調,一個組織的存續與進步,需要不同世代共同努力。在醫療知識、技能與經驗的傳承上,需要前輩的帶領與指導;但年輕世代憑藉著發達的網路,更瞭解社會思潮的變化,也有責任提出年輕人的想法與做法,婦產科乃至整個醫界,才不會食古不化。

恩師涉案帶來衝擊 反思醫界權力關係

令張瑜芹格外痛心的是,涉嫌下藥性侵並潛逃出境的前台大婦產科醫師鄭文芳,正是她所尊敬的老師與前輩。「可以說有鄭教授的指導,才造就了今天的我。」她坦言,自己的恩師犯下這樣的罪行,對她造成很大打擊,讓她不斷思考老師出了什麼問題、環境出了什麼問題。

「醫師的社經地位,也可能成為傷害他人的利器。」張瑜芹認為,醫師長期被視為成績好、聰明、收入高、有地位的職業,受到社會尊重,也經常成為意見領袖,但這樣的地位也可能被濫用。

她指出,醫療體系中存在各種權力關係,從主治醫師對住院醫師、資深醫師對年輕醫師、知名醫師對一般醫師、醫師對護理師、醫師對病人,每一個互動都存在不同的動態關係。重要的是要意識到這些關係的存在,善用影響力而不是濫用。

照片

2017年11月張瑜芹醫師在台大婦產科內會議報告「年輕女性保留生育的卵巢上皮細胞癌手術治療」,照片右方為時任指導醫師的鄭文芳教授。張瑜芹醫師提供。

建立零容忍文化 推動性別平權意識

張瑜芹澄清,這次參選「並不是要出征誰」,而是希望化危機為轉機。她想知道,能否以此為契機,提出一些做法,提升婦產科醫師、乃至全體醫師、醫學生甚至全體國民的性別平權意識與相互尊重?能否讓更多人學會用適切的方式表達自己對他人的情感與愛慕,或者適切地表達自己的需求,讓性侵、性騷擾不再出現?

針對台大案件暴露的問題,張瑜芹指出,最令人痛心的是相關機構早就接到投訴,但直到輿論壓力太大才有所行動,顯示現有內部監督機制需要改進。

「我們需要的不只是事後的危機處理,還有事前的預防機制。」她主張建立真正有效的申訴管道,讓任何人都能安全地舉報不當行為;建立透明的調查程序,讓每一個案件都能得到公正處理。更重要的是,建立一個文化:零容忍任何形式的不當行為,不論當事人的地位多高、名聲多響亮。

長期關注女性權益 倡議生育選擇權

除了醫界改革,張瑜芹也長期關注女性權益議題。她曾針對台灣少子化政策提出反思,認為應該跳脫「先結婚後生育」的傳統框架,讓有生育意願但對結婚興趣缺缺的女性,也能獲得完善的法律保障和社會支持,顯示她對女性自主權的一貫關注。

獲各界支持 盼從學會開始帶動改變

張瑜芹表示,宣布參選後收到很多支持訊息,除了醫療體系中的戰友,也有患者、家屬,以及她在人生不同階段認識的人們。這些支持讓她更深刻體認到,醫療不只是醫師的事,更是整個社會的事。

「真正的好醫師,必須先是一個好人。」張瑜芹表示,病人把生命交給醫師,同事把專業交給醫師,社會把資源交給醫師,醫師有責任不要辜負這份信任。

她強調,一介醫師就算當選了學會的會員代表,能做的或許也還很有限,但這是目前她所能觸及的方向。「從婦產科醫學會出發,我們一起改變婦產科的大環境。」

這場學會選舉不僅是年輕世代對傳統權力結構的挑戰,更象徵著醫界對性別平權與專業倫理的重新檢視。張瑜芹希望透過她的參與,讓學會建立更透明、更包容的決策機制,讓不同世代、不同背景的醫師都能參與學會事務,共同為婦產科的未來努力。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