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台灣電子菸禁令打臉賴清德非紅供應鏈政策!專家籲實踐世衛菸草減害策略

2025/07/01 11:37
148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照片

賴清德上任總統後積極推動「非紅供應鏈」政策,然而,由於台灣對電子菸的全面禁止政策,卻意外創造中國非法走私電子菸在台灣的巨大黑市,世衛菸草減害專家王郁揚今(1)日指出,台灣政府堅持禁止電子菸的做法,變相讓中國製造的電子菸壟斷台灣市場,反倒成為紅色商機,他強烈呼籲政府應參考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菸草減害策略,合法化並發展自主的電子菸產業,以真正落實無煙台灣、健康台灣的願景。

專家表示,中國目前掌握全球超過九成的電子菸生產市場,電子菸產品不僅在美國、墨西哥形成龐大的非法黑市,更被墨西哥販毒組織與中國相關企業用作犯罪與暴力資金的來源,他強調,台灣完全禁止電子菸,並未有效減少國內的菸草使用率,反而助長非法走私風氣,形成地下市場猖獗、國家稅捐收速入受損,以及難以管控的亂象。

專家引用大紀元報導指出,墨西哥販毒集團如錫那羅亞(Sinaloa)和哈利斯科(Jalisco)正利用中國製造的非法電子菸作為新財源,透過與毒品及武器相同的地下通道輸往美國,每年帶來數十億美元的非法利潤,專家警告,台灣若繼續維持對電子菸的嚴格禁令,恐怕未來也可能面臨類似的治安與公共衛生危機。

「我們不能一味禁止,必須以更務實的態度處理電子菸、加熱菸等減害菸品議題。」專家表示,國際上已有許多國家透過合法化與抽稅的方式,有效降低菸草危害,並遏制非法黑市的蔓延,他強調,世衛組織提出的菸草減害策略正是透過推廣替代性、低危害的尼古丁菸品,逐步降低傳統菸草使用率,達成長期減害的公共衛生目標。

專家建議,台灣應儘速修法鬆綁電子菸禁令,推動電子菸產業合法合規發展,並透過嚴格的衛生與安全規管機制,確保產品品質與安全性,如此一來,才能真正杜絕走私與黑市,避免中國非法電子菸繼續透過超買管道進入台灣,破壞賴清德政府引以為傲的非紅供應鏈的政策目標。

延伸閱讀:

賴總統:強化「非紅供應鏈」地位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8647698

【名家專欄】中墨聯手電子菸產業危害美國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5/6/29/n14541340.htm

本篇報導使用AI工具協助產出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