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微光火金姑 城市角落小明星

2025/06/20 19:00
27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標一 繁衍有成 螢火蟲現蹤都市

NS:

(現在時間六點三十八)

(再兩分鐘之後我保證)

(大安森林公園的螢火蟲)

(就準時上班了)

OS1

這是早上的大安森林公園

是許多人踏青

接觸大自然的好去處

但你知道嗎

這裡其實還有

一群閃閃發光的小明星

NS:

(昨天的賞螢人數有多少人呢)

(我們志工統計的人數)

(是1537人)

OS2 

隨著導覽人員的腳步

踏入牠們的棲地

眾人屏息等待著

牠們閃耀的瞬間

螢火蟲需要在乾淨水源中產卵

而如何在城市中保留淨土

是復育的重要課題

標二:困難重重 復育考量條件多

BITE 螢火蟲復育專家 吳加雄

可能會有些人想說

復育螢火蟲雖然很不錯

但是不清楚

就是第一個如果  

螢火蟲復育的成效過好

螢火蟲的數量真的太多的話

會不會反而給某個地方的

原來的生態環境帶來負面效果

 

OS3

當保育不只是責任而是機會

人們才會真正重視

讓螢火蟲成為能帶來收益的明星

或許才是牠們長久閃耀的關鍵

BITE 螢火蟲復育專家 吳加雄

如果要讓台灣人

或者是人們

願意去保護螢火蟲

最佳的方式並不是設定法令

最佳的劇本事實上是

讓螢火蟲成為

人們可以去賺到錢的那個方式

OS4

除了考量生物所需的生存條件外

更重要的是

如何兼顧當地居民的生活習慣

讓人們與螢火蟲共生共存

BITE 茶農 馮崇宇

那因為螢火蟲每年的4 5月

在坪林就是會非常的茂盛

那因為我們在大概十多年前開始

會去維護螢火蟲的這個生態

那坪林算是一個蠻成功的點

NS:

(我已經看到了)(那裡有一個閃閃發亮的)

標三:外來螯蝦威脅 手機間接傷害

OS5

而如何讓螢火蟲順利繁衍

更是一場持久戰

民眾一個隨手放生的動作

可能是復育人員漫長的惡夢

BITE 螢火蟲復育專家 吳加雄

從開始出現美國螯蝦以後

從2020年到2022年

我們的螢火蟲非常的慘

出現的數量很少

我們大概用了兩年的時間

剛好那時候也是COVID-19

才把牠控制

所謂的控制就是說

根本殺不完只能讓牠數量減少

而這件事到2025年現在

我們還是每天在做

OS6

除了外來種的威脅

參加賞螢活動的遊客

也會因為對螢火蟲的不了解

成了間接傷害他們的兇手

BITE茶農 馮崇宇

我們知道紅光

可能對螢火蟲是比較友善的

但很多人就是這樣

我們現在手機後面不是都有燈嗎

他們就拿玻璃紙這樣子

這樣子放 然後其實那個效果

你乾脆就不要開燈

因為那個燈對螢火蟲來說

可能還是太亮

標四:官民協力合作 延續火金姑生態

OS7

復育需要政府與地方共同出力

無論是維護環境或是規劃活動

都需要兩方共同合作

才能讓螢火蟲的未來更加閃耀

BITE茶農 馮崇宇

我們區公所他們做了很多努力

可能跟地主的協調

或是他們用一些保護的方式

讓這個螢火蟲的生態

它可以一直維持下去

OS8

而當螢火蟲成為地方亮點時

如何串連生態與觀光

更是一場挑戰

 

BITE 螢火蟲復育專家 吳加雄

(有些縣市)只是會去

做一個記者會

講說歡迎全台民眾

來到我們某某縣市來看螢火蟲

其他相關配套全部都沒有

那個休閒農場 民宿業者

還有就是比如說活動主辦方

不知道我們這裡有什麼螢火蟲

出現在哪裡

民眾去看到感覺被騙

OS9

人們對螢火蟲的愛戴是把雙面刃

賞螢固然讓螢火蟲開闢新的出路

然而如何推廣及愛護牠們

更是人類的重要課題

NS:

(看到了)(那個點點)

採訪撰稿 方姿婷

攝影剪輯 蕭舒云

音樂來源 Starlight on the Water-Chris Haugen


你可能也會喜歡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