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翻轉臭名!綠能養豬場種出鮮蔬活魚

2025/05/28 19:30
105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標一:翻轉畜牧業形象 開創養豬新模式

os:一顆顆飽滿的番茄,活跳跳的鑽石魚,你能想像嗎?這些有機蔬果和魚蝦所需的營養,全來自中央畜牧場的豬糞,而這些是經由沼氣發電後的沼渣與沼液所製成的肥料。

(NS小豬聲)

os:這些想法都出自於中央畜牧場場長—蘇鵬

bite:

中央畜牧場場長 蘇鵬

豬糞水那個沼液是放一點下去而已,讓讓那個藻類提供那個養分而已,啊藻類可以給魚蝦吃啊。

os:走進中央畜牧養豬場,場內幾乎聞不到異味,地板乾淨整潔,他們採用高床式飼養,有效降低異味,打破過去民眾對養豬場髒臭亂的刻板印象。早期養豬場排放廢水、空氣惡臭,不僅影響生活品質,也汙染環境。如今透過沼氣發電技術,豬糞搖身一變,成為可再利用的有機肥,並幫助周圍農田施肥。

bite:

中央畜牧場場長 蘇鵬

它地上有洞,啊牠排泄,踩著踩著就會滲下去了,啊那這個就比較不會有味道。像這邊啦這個都有水霧啊,這個水霧,所以它就用這樣子去降溫。

標二:科班出生全家合作 是成功關鍵

os:從父親那接手八頭母豬,蘇鵬和哥哥一邊念書一邊幫忙照顧。兩兄弟畢業於農牧相關科系,利用專業知識,攜手經營畜牧場,如今的中央畜牧場擁有超過兩萬五千頭豬。當年參與建造沼氣發電厭氧消化設備的協力廠商總經理陳邦彥,談到兩兄弟都讚譽有加。

bite:

營造公司總經理 陳邦彥

所有的豬舍,在蘇增的手下,比我們市面上的豬舍,成本省了差不多至少三分之一

以上。

OS:

建造沼氣發電厭氧消化設備的協力廠商執行董事陳允苡,多年來見證他們一步步打造兼具永續與創新的養豬事業。

bite:

營造公司執行董事 陳允苡

他們這個家族,非常的務實,不管是讀多少書,不管是你是你是多成功的人,只要六點都要起來餵豬。

OS:民國七八十年代,並沒有很好的沼氣脫硫技術,因緣際會之下,蘇鵬找到臺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系教授蘇忠楨,解決沼氣脫硫的問題。

bite:

臺大動科系教授 蘇忠楨

當初我主要幫助他是,設計他的厭氧消化槽。就是主要能夠把這個豬糞尿水,讓它順利的產生沼氣出來。那另外一塊就是說這個所謂的沼氣設備脫硫的那一塊這樣子。

標三:自創品牌南豬北送 從農場到餐桌

OS:位在屏東縣麟洛鄉的中央畜牧場,場內不僅推動沼氣發電,還透過沼渣與沼液再利用,發展有機菜園、綠藻養殖,並用回收處理後的廢水清洗豬舍,落實資源循環與環境友善。

中央畜牧場自創品牌,供應當日現宰的溫體豬與冷鏈豬肉,從屠宰、分切到配送,全程低溫控管,確保新鮮與品質。也與臺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合作,讓北部民眾也能品嚐到來自蘇鵬團隊用心飼養的豬肉,拉近產地與餐桌的距離。

身為屏科大校友,蘇鵬積極回饋母校,對來養豬場實習的屏科大學生,視同親生孩子般照顧,經常勉勵他們孝順父母、心懷感恩。

bite:

中央畜牧場場長 蘇鵬

人會懂得替人想,我們在台灣居住很安定,這個不是應該的,這個是有過去有很多前人的努力,才造就我們現在這麼安定。

OS:

他相信,台灣的發展是來自一代代人努力的成果,唯有傳承這份精神,才能走得更遠。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