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文大性別友善暨法治教育週

2025/05/27 19:45
24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推動校園性別與法律並重

面對日益複雜的社會議題,性別平等與法治觀念已成為大學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環,中國文化大學近期舉辦「性別友善暨法治教育週」,將性別意識與法律知識結合,透過實體活動引導學生認識權益保障與多元尊重。

學生會權益部長 王宏瑋

市集跟NGO去做結合 另外還有在大恩穿堂有辦手作仿 這兩個模式它會比較貼近學生

那我們還有就是希望說 把議題推進學生的校園裡面

因為我發現文大學生 對我們的議題沒有到很感興趣

那我希望是盡量地讓這些活動包裝這些議題 讓學生自然而然去觸碰它們

結合法治觀念 強化學生意識

推動性別友善的同時,法治教育扮演著釐清界線、建立制度信任的重要角色,活動內容包括法律知識設計互動關卡,製作月經手環等,引導學生認識校園性騷擾通報機制、性平法等基本法規,培養面對實際情境時的應對能力與自我保護意識。

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負責人

如果能夠推展這些知識給更多學生知道的話 其實年輕的一代是有機會去改變

我們本來比較陳舊的觀念 能夠讓這些議題更正確地被認識

能讓學生可以知道這些議題之後 可以告訴別人說 你聽到的謠言可能是不對的

免術換證我們正確的說法是取消強制手術

雖然台灣是亞洲第一個通過同性婚姻的國家 好像看起來在性別平等上很進步

可是我們在跨性別者的權益上面是相對保守的 我們就希望去推動把變更性別的門檻降低

結合NGO組織 拓展教育深度

活動也邀請長期關注性別平權、人權保障等社會議題的(NGO組織)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進入校園設攤,與學生進行互動與倡議,透過與組織合作,學生能接觸到更廣泛的知識,進一步了解性別與法治的重要性。

學生會權益部長 王宏瑋

我覺得很重要的是說該怎麼去好好地落實它 因為本身活動辦完以後

很少人會記得說這個活動主要辦的原因是什麼

但是我們希望是像我們未來可以有一個思想 未來有沒有想去常辦理這個活動

應該還有更多的議題去慢慢的發酵 讓我們文大的學生更有機會去接觸到不同面向

推動制度 建構校園友善環境

性別與法治教育不應該止於單次活動,更需要長期制度與校園文化的共同推進,讓校園成為尊重、平等與法治精神並存的學習場域。

華岡新聞 陳心苹 鈴木美生 採訪報導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