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惠安縣崇武鎮大岞村媽祖廟
泉州惠安縣崇武鎮大岞村媽祖廟
泉州市惠安縣崇武鎮大岞村位於崇武半島最東端,三面環海,北鄰湄州灣、南接泉州灣,西距崇武古城景區2公里。 村莊面積3.9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3公里,常住人口1.5萬人,是惠安女原始發源地和聚居地,也是崇武(國家)中心漁港所在地。村莊有獨特的濱海風光和“岞山八景”等自然景觀。 福建閩南沿海三大奇服媚女之一的泉州惠安女,主要生活圈包括惠安東部沿海崇武、大乍、山霞、塗寨、東嶺、淨峰、小乍等鄉鎮漁村,以其獨特的服飾在全國民俗服飾中獨樹一幟,以「勤勞儉樸,吃苦耐勞」的美德而著稱於世。 「黃斗笠、花頭巾、藍短衫、銀腰鏈、寬筒褲」,其組合元素並不複雜,色彩既不濃烈也不花俏,但搭配穿戴在惠安女子身上,便煥發出一種青春的活力。 她們融入自然,與山川、海浪、沙灘構成風情綽約且奇妙無比的風景。 惠安女特殊服飾,可分為崇武城外大乍、山霞和小乍、淨峰兩個類型,不同的是,前者斗笠較大、厚、重,邊沿稍有彎曲;後者斗笠較細、薄、輕、小。 後者也蒙上頭巾,但頭巾上綴有紅色小花蕾,中青年婦女多把雙辮子折在頭頂的兩側,包上頭巾似有梭角的感覺。手上也提有黃色竹籃。在頭頂前方還別著一至三把塑膠梳子,未婚青年婦女頭髮還留有劉海,展現花巧。惠安女頭戴的斗笠塗上黃漆,具有防日曬雨淋作用。花頭巾為四方形,一般是白底上綴綠或藍色小花,或綠或藍底上綴小白花,折成三角形包系頭上,有擋風防沙、禦寒保暖和保護髮型等作用。在惠安女生活的大岞村的山上也曾發現一處所謂的新石器時代的遺址。這些東西據考古分析,在兩千多年前,在福建沿海這裡生活著古代百越族人,主要是閩族人。 2025年農曆3月23媽祖誕辰日,吾等走入惠安縣崇武鎮,古城外西南江口山海邊之下大乍村,這裡是傳統惠安女保存風貌大本營,可惜也遂漸老化。 參訪大乍天妃宮,創建明朝年間, 現成村民信仰中心。 今日媽祖生日,村婦們自製油炸糕餅,來祭祀這位保祐大家的千年海神。 受大乍天妃宮張泉興理事長招待喝茶贈書,邀定每年農曆十月十日,近千人往莆田湄州島祖廟進香,隔日返大乍海村遶境入宮盛會。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