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鯉城區西街風情
近古人生活的「西街」。 西街,自唐代已經成街,距今一千三百多年,仍保有唐代以降不同朝代的建築房舍,古民居、名人故居、古大厝、古色古香的木樓群散落於古街巷弄中,可說是一個活生生的建築博物館。
西街不同於一般老城的古街,主街上舖的是筆直平整的柏油路,而非青石板路或石塊路,雖然房舍大體上仍保有過往不同時期的模樣,但已然古味盡失。
主街上以叫賣傳統糕餅、傳統小吃居多,當然還有一些文創商店,專門賣一些泉州意象的東西。不過,最讓我意外的是竟然有許多專做「簪花」生意的小舖。
簪花本是閩南民間的習俗,頭上簪花,寓意「今生簪花,來世漂亮」。 =離泉州不遠處的小漁村「蟳埔」,即是今日簪花文化的代表地,村中的婦女即「蟳埔女」,無論老小,從小就養成頭戴「簪花圍」耳掛「丁香墜」的習慣,將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一句「簪花很美,泉州很讚」,人多處即有商機,你不得不佩服商人嗅覺靈敏,商人把簪花小舖從蟳埔村直接開到老街。遊客只要花點小錢,即可簪花,或租借中國不同朝代的古漢服,甚至不同國家的衣服。 一時間,滿街都是穿越在不同時空的簪花女,各個頭戴簪花圍、身著古漢服、搖著小團扇或撐著花紙傘,走在古街上,搖曳生姿。 整條西街上,遊人如織,宛如回到大唐盛世。雖然,西街人工斧鑿太深,但畢竟是一條頗具盛名的老街,一定有其迷人之處。泉州,洞天福地,似乎跟我特別有緣。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