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南部加水站密集度高 水質與管線問題成關鍵

2025/05/01 11:08
34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記者李妍 趙怡嘉 吳姵萱/高雄報導】 在南部,除了便利商店密集度高之外,加水站也是相當常見的街頭設施。幾乎騎車兩分鐘、步行十分鐘內,就能找到一座加水站,顯示出當地居民對於飲用水的需求與習慣。 南部地區水質屬於硬水,經常可見水龍頭上附著白色水垢。雖然自來水符合基本飲用標準,但因為含有較多礦物質,部分民眾認為口感不佳,因此選擇額外購買水作為家庭用水。相較於市售瓶裝水,加水站的水價格更為親民,投幣十元即可取得足夠兩三天飲用的水量,因此成為許多家庭的首選。 高雄、台南等城市發展歷史悠久,早期鋪設的自來水管線使用年限已長,加上部分地區地質鬆軟,地層下陷問題導致水管可能受壓變形或破損,影響水質穩定。自來水公司雖然有進行管線汰換計畫,但由於工程龐大、經費需求高,更新速度較為緩慢,許多老舊管線仍持續使用。 不過,近年來政府與自來水公司陸續推動管線更新,期望能逐步改善水質問題,降低居民對外購飲用水的依賴。未來,隨著基礎建設的提升,加水站的普及度是否會有所改變,仍值得關注。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