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用善意鋪往地獄的路》反電子菸民團讓我們背離國際反煙趨勢

2025/04/25 19:14
111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台灣近年在《菸害防制法》修法過程中,出現一種日益強烈的聲音——全面禁止電子菸、加熱菸和尼古丁袋產品,支持者多來自若干自稱關心青少年健康的民間團體,包括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台灣拒菸聯盟、國教行動聯盟(國教盟)、社團法人台灣共善促進會與台灣醫界菸害防制聯盟,他們聲稱是為了下一代好,為了保護孩子不被新興菸品「荼毒」,但這份看似高尚的善意,卻可能正把台灣的公共衛生政策引上歧途。

反新興菸品民團的「過度正義」

這些團體堅持「全面禁止」的立場,忽視了電子菸、加熱菸和尼古丁袋在全球菸草減害政策中的重要角色。世界多數先進國家,包括英國、紐西蘭、瑞典與加拿大,早已將「無燃燒菸草產品(NNPs)」納入反菸草煙霧工具,用以協助長期吸菸者戒除傳統紙煙,降低公共衛生成本。

反觀台灣,在這些團體的強勢主導與政治壓力下,不僅延宕科學審查制度,甚至推動全面禁止所有電子菸、加熱菸和尼古丁袋產品,導致:

  1. 黑市氾濫:大量未經檢驗的劣質產品充斥網路與地下通路,反而增加青少年暴露風險。
  2. 斷裂監管:合法產品無門而非法產品橫行,使政府無從監管產品內容與使用族群。
  3. 錯失轉換契機:讓許多中高齡長期吸菸者無法選擇相對減害的替代品,徒增肺病與癌症風險。

專家:「菸草減害」是新世代公共衛生思維

根據《英國公共衛生署》(Public Health England)報告,電子菸的健康風險遠低於紙菸,且是最有效的戒菸輔具之一。即使世界衛生組織(WHO)態度保守,但亦未主張全面禁止,而是建議各國依據風險評估制定規範。台灣民間團體卻堅持「零容忍」,這不僅罔顧科學,更漠視使用者選擇權。

善意的極限:地獄之門正被打開

這些反對者口口聲聲為孩子好,卻未思考後果。他們未曾問過:

  • 禁令真的能讓青少年遠離電子菸,還是讓他們走入黑市?
  • 傳統吸菸者沒有菸草減害代用品,是不是更易致病?
  • 當國際推動科學減害時,台灣是否正被孤立於全球公共衛生社群之外?

誠如那句流傳千古的警語所說:

「通往地獄的道路,往往是由善意鋪成的。」
這正是台灣今日菸害防治政策的寫照。

菸草減害專家呼籲:回歸理性與科學,停止道德綁架

我們呼籲主管機關與社會大眾看清事實——善意若無視風險與結果,便可能成為破壞性的暴政。菸害防制政策不該由道德勒索與政治綁架決定,而應回歸公共衛生科學、風險評估與社會共識。讓我們共同打造一個健康、理性、有選擇權的無煙台灣,而非讓台灣成為全球菸草控制政策的孤島。

 

延伸閱讀:

抽這個是時尚?年輕人接觸電子菸增 台灣使用「不合法」

本篇報導使用AI工具協助產出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