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設計走進地方 北投共築節展現學用合一
北投共築節近期開幕 實踐學生發揮所學
旁白:獨特的木工建築,一個個新穎的裝置藝術,近期實踐大學獨有的北投共築節在此正式展開,利用建築及設計所學,結合地方社區,使北投街區到處充滿著獨特的魅力。
實踐大學學生:「主題名稱叫我的頭髮是真髮,然後我們主要造型的設計是以生長為出發,因為我們所在的這個基地它是學校,然後所以學生在這裡也是某一種生長,還有最重要的是這次是配合義剪,就是你把頭髮剪掉其實也是在等待它的下一次生長,所以我們是以這個主題來做我們造型,或是一些材質選擇的設計。」
共築節結合社區 利用所學回饋地方
旁白:本次共築節一共有六組團隊在北投各地打造不同的獨立建築,從國小、中興新村到北投社區大學,目的是讓學生利用所學與社區有更深的連結。
北投共築節指導老師 吳耀庭老師:「共築節一個很大的特色就是說,它是一個讓大學然後走出學校跟這個社會,然後跟很多的地方的單位一起合作的一個過程,那在這合作過程我們會把我們所學的,或者是我們的教學的動能帶到地方,那地方會回饋一個關於地方的文化、地方的知識,地方的一些關於很多的社會的不同的議題。」
北投地方充滿創意 營造多元風氣
旁白:共築節讓學生走出校園,有機會能夠發揮自己的創意,在學習常識的同時也讓北投社區充滿活力。
李欣平 臺北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