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檳榔防制法推動論壇引爆民怨 農民憂生計斷裂、文化滅絕 衛福部挨轟「只顧口號、不顧人命」

2025/04/23 18:55
154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照片

從屏東搭高鐵北上參加論壇的檳榔農,無法上台發言,只能在台下表達對檳榔專法的憂慮。圖:擷取自論壇影片。

面對民進黨政府與衛福部積極推動《檳榔健康危害防制法》,基層社會與專業人士發出強烈警訊,4月23日於台北舉行的2025檳榔防制法推動論壇2025檳榔防制法推動論壇2025檳榔防制法推動論壇中,多位農民、專家與業者代表直指,該專法不但缺乏科學轉型配套與經濟評估,更形同文化滅絕政策,引爆基層不滿與政策信任危機。

農民怒吼:「叫我們吃什麼?猴子吃不吃咖啡?」

來自南投等山區的檳榔農明確表示,檳榔雖具爭議,但仍是山坡地唯一能與山豬、猴子抗衡的經濟作物。「政府叫我們轉種油茶、咖啡,問題是根本種不起來,還沒賣就先被啃光」,農民痛批。即使政府聲稱已有19種可供轉作的作物,但農民強調「轉了也沒錢賺」、「政府講的是實驗室,農民活在現實世界」。

此外,申請補助程序繁複、補貼金額過低、收成空窗期未納入保障等問題,讓農民陷入「不轉活不下去,轉了也活不下去」的困境。與會者痛斥:「這不是政策,是陷阱。」

專法如鋤刀 文化與土地同步被剷除

來自原住民族社群的文化代表則指出,檳榔在族群文化中具有深厚的祭祀與社交意涵,早已不只是「口中物」,更是部落精神與儀式核心。「你可以管檳榔,但你不能管我們怎麼敬祖先」。與會學者警告,若政府以健康為由片面立法,恐將使原民文化陷入凋零危機。

這種不顧文化脈絡、以單一價值觀立法的作法,被批評為「文化霸權式公衛主義」。

健康口號包裝財政操作?政府推「檳榔捐」挨批圖利部門

根據論壇中,世衛菸草減害專家觀察,衛福部極可能比照「菸捐」模式,推動類似「檳榔捐」制度,與其明目張膽課稅,政府更傾向於透過捐款制規避國會監督,創造行政預算小金庫。專家質疑:「這到底是為了國人健康,還是為了部會預算?」

過去菸稅政策中已被多次質疑將公共衛生議題轉化為財政籌碼,如今同樣模式可能複製於檳榔,令人擔憂公共衛生淪為財政工具。

誰來管檳榔?衛福部「一言堂」心態遭打臉

論壇中也有專家指出,若將專法交由衛福部主管,將可能導致產業轉型配套嚴重失衡,學者指出:「衛福部可以談風險,但不能只談風險,檳榔牽涉的是整個社會體系的調整。」

建議改由農業部或經濟部擔任主管機關,以平衡健康、防治與產業生計之間的張力,否則結果將如論壇中多次提及的過去電子菸政策一樣:「黑市成長、合法市場崩潰、政府稅收下降、基層民怨升高」。

業者未上台發聲 論壇透明度遭質疑

更引人注目的是,論壇全場竟無任何檳榔業者代表上台發言機會,中盤商、攤商、加工業者與農民等聲音完全缺席,專家質疑:「這樣的論壇是開給誰聽的?」認為主辦單位有意「選擇性溝通」,進一步削弱政策的公共正當性。

這種「達到自嗨共識,卻不聽基層」的決策模式,已成近年民進黨政府政策推動的常態,也讓檳榔專法的正當性大打折扣。

黑市預警:專法恐成推手 電子菸模式重演

專家指出,一旦專法實施過猛而缺乏配套,不僅農民生計受損,更恐催生黑市交易、跨縣市走私與地下加工網絡,重演電子菸與加熱菸政策的錯誤,當「管制超前於轉型」,結果往往是執法失能與民眾轉向非法市場。

在美國總統川普準備用對等關稅對台灣農民開刀的這時候,民進黨政府若真想處理檳榔問題,請先回答:你們準備好傾聽、轉型與負責了嗎?

本篇報導使用AI工具協助產出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