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人行道變身計畫

2011/04/08 17:15
5,658次瀏覽 ・ 1次分享 ・ 8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以使用者的角度體驗優選的人行道,

到底有哪些值得學習的貼心設計,

又有哪些需要改善的細節?

照片

如果可以打分數,您給國內的人行道打幾分?去年內政部營建署採用公開選拔的方式,廣邀各個地方政府推薦轄區內值得驕傲的人行道。參加選拔的人行道在設計上必須有通用的概念,也就是,不管是甚麼樣族群的人都可以方便通行,當然包括幼兒、老人以及身障者。結果出爐,台灣南北兩端各有一條人行道獲選為優選道路。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老張 (未驗證) ・ 2011/04/14 21:04

常常走在人行道上時,發現所多設計不良之處,其中路面不平整是最常見的,也有許多的人行道被店家或是住家給佔據了,當需要通行時都得走到機車道的邊緣,這樣就有可能會有危險,這些人行道問題,對我來說都會造成困擾了,何況是行動不方便的人,更是增加他們的困擾及危險。影片當中獲獎的兩條人行道,雖然還有一點美中不足之處,但已經可以當作一個優良範例,期望每條人行道都能有所改進,便利每一位不同需求的人。

比各 (未驗證) ・ 2011/04/14 23:07

公物,不論是人行道或是綠地公園,都應該由使用者共同維護。
其實台灣到處都可看見公共地區的設施遭受破壞,但卻乏人問津的例子。

政府有意為大眾做點事,我們就應該珍惜而不是占用甚至破壞。
片中的兩個得獎道路,我認為很棒了,假使可以繼續保持作為其他道路的楷模,而未來再做更好的提升,那麼就是完美了。

今天(14號)看到的一則新聞:「南投縣草屯鎮長發起『點路燈比點光明燈更好更便宜』的活動。」雖然出發點是因為經費不足,但我認為這活動是可以響應並擴大的。不管是不是路燈,舉凡行道樹、公廁、人行道座椅甚至公園綠地等等,都可以透過認養來維持它的耐用度和使用年限。
透過這種活動的參與,民眾會更加愛護和珍惜公物。因為是自己出錢,而政府幫忙出力維修,所以更加珍惜。

小羊 (未驗證) ・ 2011/04/15 01:38

  有時候多一份細心一份貼心,就可以讓他人感到溫暖,聆聽及採納多方意見,相信行人會有更好的空間。
  而台灣不只是在許多公共設施上的設計上不完全,很多工程語道路也都常常是因為沒有經過完善的考慮與嚴格的檢查,蓋了又挖、挖了又蓋,「最後還是沒蓋好」,在這之中就是徒然浪費了人民的稅金,也造成了人民的不便,更別說衍生出了許多隱藏的危險。不管做任何事情或決策之前真的都應該再三思考,才能創造出更好的生活環境。

老陳 (未驗證) ・ 2011/04/15 02:17

本身住在台南,生活在台南人行道是可遇不可求,主要原因是台南道路過於狹小,政府起初在都市規劃的部份就不完善。道路對於機車和汽車來說都過於狹小,對我們來說最主要的問題還是路面不平,道路永遠鋪不平,鋪了又挖,挖了又鋪,不然就是東補補,西補補,沒有一條路是完好的,舉例來說,台南的濱海公路,施工一、兩年,好不容易施工完畢路面平整,但過不了多久又開挖,這不得不讓人生氣,政府難道做事都完全沒有規劃嗎?簡直是在浪費公帑,拿人民納稅錢亂灑。前陣子有看見台北是在推動「路平專案」我想這問題遍佈全台灣,是值得重視的問題。期許政府在做事之前要有完整的規劃,滿足各族群的需求。

逸~ (未驗證) ・ 2011/04/16 17:03

多一份細心與貼心,就可以減少身障者發生意外的機率,以國內人行道來說或許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但是這也帶領我們思考如何的進步,才適應各種行在人行道的用路人安全。不只是人行道,或許連腳踏車道的設計也該發展完全,以本身常騎腳踏車的經驗在路上,也常有危險事發生,期許政府能更貼心幫助用路人,不只考量大家的安全,也讓用路人更安心走在台灣每條道路上。

雲悠悠 (未驗證) ・ 2011/04/17 16:48

人行道變身計畫
很多時候想到只在一念之間,願不願意做也是。公共建設上如果能夠為需要的人考慮更多一些,雖然以比例原則身障者是少數人群,但是他們遠比我們需要那些體貼,那麼在公共建設上工程人員能夠打破固定形式,這樣也是增加身障者走出戶外的機會和意願,如此一舉兩得之事希望能夠擴展到每個角落。

阿均 (未驗證) ・ 2011/04/21 05:32

許多公共設施也許當初是為大眾方便才形成的,然而事後修繕工作卻往往不夠完善,反而使人民生活造成困擾,就好像是虎頭蛇尾般有個好開始結尾卻顯得草率,不過維護公共設施不只是政府機關的單方面維護而已,社會大眾也是有責任需要共同維持,如果上層因體貼大眾而給予方便,那麼大眾們也該為身旁每一個人設想,如此一來美好完善的生活環境就油然而生了

Xemnors (未驗證) ・ 2011/04/21 11:03

現在走在人行道上都感覺根本是趕著施工交代的產物,很多地方崎嶇不平,而且也沒有交通管制,機車騎在人行道上,車子找不到停車位,怕壓紅線被托吊也停到上面去,實在很誇張,行人可能很多人覺得無所謂,但對老人或是身障者是極大不便,整篇報導卻指出只有兩個地方的人行道合格舒適,這應該是很丟臉的吧,希望政府交通部也能多重視這部份,對國人的素養跟規矩也能有點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