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要繼續吃石油嗎?

地區:
標籤:
文字-A A +A

 全球糧食危機其實瘦了你的荷包

 
       近來重大新聞無不繞著糧食價格飆升轉:突尼西亞開始的茉莉花革命,只是全球61個因人民感覺到糧食的缺乏而開始的對立之一;澳洲連續數年的極端氣候,在去年底陷入最慘烈的天災,糧食輸出大國的損失連帶大幅影響全球的餐桌;俄羅斯、加拿大、歐洲、哈薩克,這些共同是小麥出口地區,很不幸也共同在這個冬季因氣候天災有嚴重的糧損;茉莉花革命延燒到利比亞,格達費炸油管的揚言,油價立勢喊漲;這些,在遙遠的國度發生的事,回到台灣,因國際糧價與原油價格的攀升,也使得依賴運輸進口農糧與能源的我們,砂糖得排隊買,而泡麵、麵包的漲聲也持續響起。大多數的人只感覺到荷包緊縮,GDP的回穩,那選擇性又抽象化的指數,此刻一定也讓人聯想不到富足與繁榮。
 文/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執行長 - 方韻如
 
   用曾有的富庶對照現在的高糧價
 
       我幾乎忘了台灣西南平原與花東縱谷,處處有糖廓(簡易製糖廠),台糖還是不斷釋出土地的大地主;也幾乎忘了課本上說過,直到60年前的百年間,台灣還是重要的稻米與蔗糖出口國。而現在,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大約只有30%:稻米95.9%、小麥幾乎是0、玉米1.6%、大豆1.3%、砂糖12%。因此,因為發生在其他地區的天災糧損,因為石油或天然氣價格攀升、或因為台幣貶值,我們就開始吃不起了。
       如果幸運,今年氣候穩定,國際政治不再動盪,我們就可以少一些擔憂,但是,長期而言,我們仍擺脫不了高糧價的命運。因為,我們一直在「吃石油」,而石油,只剩不到40年的貯量。
 
   換換換!用我們珍貴的這些那些,換日益稀少的石油
 
       石油怎麼吃呢?因為有那麼多貿易協定,我們得開放台灣人的嘴與胃,提供一定比例的糧食進口量,來換取我們工業產品出口的機會。因此即使稻米生產有餘,米價40年來只漲了2元,但我們還是要進口稻米;即使台糖品質優良,我們還是要吃中美洲友邦的免關稅蔗糖。島國進口,靠石油運輸之外別無他途。因此我們買糧的錢,很多花在日漸稀少的石油上。
       而吃石油另一個更大的原因,是我們選擇了成本低廉量產的國際工業化農業。二十世紀晚期的綠色革命,增加了1.5倍穀物產量。其實靠的是石化燃料的投入,包括以甲浣等天然氣製造肥料、石油製造殺蟲劑,或以碳氫化合物為動力進行灌溉。沒有石油與石化產物,這樣大規模壓低成本的農業便無以為繼。但很不幸的是,這樣的石化農業,卻也搾乾了土地的地力,對土地與對大氣造成的環境問題,都不被計算在生產成本中。因此他賺錢,全球受害。
       而當我們選擇購買靠石油運輸進來的糧食,原本擁有諸多良田的島嶼台灣,便開始計較農地的經濟產值不夠,不僅讓一半的農地靠著連年噴灑農藥除草來領取休耕補助,更不斷無視於農業區的劃定規劃,無視於已開發工業區還有四成多的土地閒置,硬是徵收良田來興建工業區或成建地。這就好比食指繁耗的大家庭,客房與廚房其實是同樣必要。然而,雖然大家庭裡已經把許多房間,卻因為小孩不喜歡既有的房間,就把唯一的廚房也改成房間,逼得所有人都得外食,然後再抱怨外食的花費高,營養不好。
 
   「靠破壞明天的富足來換取,則今日的富足將毫無意義」
       我們的政策不僅鼓勵休耕、鼓勵工業區荒廢再另覓農地下手,也鼓勵農業上山,平地造林,又無力監測取締污染了全台一成地下水的工廠,還護駕高耗水重污染工業進駐雲彰農業區,危及台灣35%的稻米、40%的蔬菜、46%的雞蛋、40%的牛奶、80%的文蛤生產。但,積極保留良田的土地潛力,才是我們擺脫高糧價陰影的唯一選擇。多保留優良農地,不只減緩依賴進口的多重不穩定變因,還要為了氣候繼續變遷做準備。我們需要保障農業生產線在外在氣候條件下的生產輪替,同時也因為溫度與降水的變遷已明顯影響適宜耕作的地理區域,有越多不同區域的農地被保留,就有越多未來還適宜耕種的機會。尤其,形成良田的土壤條件,需要大自然千百年的時間,而一旦會呼吸的良田被水泥覆蓋,或受有毒落塵或水源的污染,只需要幾年的累積,就難以恢復其生產力。良田所滋養生產價值的長尾,與提供社會經濟的穩定,絕對超過豪宅短線又獨佔的收益。
       英國國家永續發展顧問Tim Jackson新著:「誰說經濟一定要成長?Prosperity without Growth」【註】在台灣剛發行,文中關鍵一說:「如果必須靠破壞明天的富足來換取,今天的富足將毫無意義。」而那個看似還遠的明天,在這波糧價大漲中,已大張旗鼓地來到。我們,還是留一些給未來,留給自己多一些可恢復生產的土地,連帶地也多提供一些選擇的機會吧!
 
【註】「誰說經濟一定要成長?」2011,早安財經出版。
  瞭解食物的價值,您可以再讀:
從食物的價值看農地的價值

 

 

更多環境觀點請見 www.eeft.org.tw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8.02.27

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

加入時間: 2008.02.27
441則報導
0則影音
0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乘著溪水,漂流到下游

2019-12-04
瀏覽:
2,771
推:
0
回應:
0

取水閘隔開的燦爛與哀傷—新城溪巡溪後記

2019-10-08
瀏覽:
3,176
推:
0
回應:
0

海濱 x 溪流 x 森林 x 人家,交融在一起

2019-07-09
瀏覽:
2,509
推:
0
回應:
0

水,就不愛直來直往

2019-04-24
瀏覽:
2,319
推:
10
回應:
0

溪水哪裡去?從地表消失的川流水

2019-02-18
瀏覽:
2,724
推:
0
回應:
0

請別叫我排水溝—田寮洋無名溪巡溪誌

2018-10-25
瀏覽:
2,990
推:
1
回應:
0

榕樹溪:上游不乾涸的約定

2018-09-11
瀏覽:
3,297
推:
0
回應:
0

翻岩、跑步機、勇闖天堂路:龜壽谷溪極限夏令營

2018-07-04
瀏覽:
2,330
推:
0
回應:
0

貢寮遠望坑溪護魚區,修繕工程釀生態災難

2018-06-26
瀏覽:
6,309
推:
116
回應:
0

屬於童年的那條溪,你的還在嗎?

2018-06-23
瀏覽:
3,379
推:
3
回應:
0

還要繼續吃石油嗎?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7,094篇報導,共12,815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7,094篇報導

12,815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