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地下社會 孕育地下音樂十年不間斷

2011/02/05 00:00
1,910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地下社會位於人來人往的師大夜市。項庭儀/攝影

地下社會位於人來人往的師大夜市。
項庭儀/攝影

【記者項庭儀/台北報導】談到台灣獨立音樂的發展史,就不能不提到地下社會。地下社會是個位於台北師大路的地下樂團的表演空間,當初在許多地下音樂的展演空間一一關門之後,於一九九六年接下了獨立音樂場景的棒子,接續著地下音樂的燈火。

「原先,地下社會本來只是間小酒吧,偶爾有些小舞台劇的表演,地下社會開張後的兩三年才開始有地下樂團的演出。」店長淑楨說道。當時,「人狗螞蟻」、「SCUM」等地下樂團的表演場所一間間的關門,地下社會的開張就延續了獨立音樂圈的生命,也因此,地下社會在許多樂手、樂迷們心中的地位確實舉足輕重。
而來到地下社會演出的樂團必須具備原創性,對於聽眾來說要有吸引力,店長淑楨說,「來地下社會演出的樂團要有自己創作的音樂,來表演前也必須先附上DEMO 帶供我們試聽,不能只唱唱口水歌。我們也會評估有沒有人來欣賞這個樂團的表演,以及樂團對於台下聽眾的吸引力、互動等等。」地下社會的演出名單也是非常豐富,每個星期三到星期六都有安排不同的樂團、歌手來演出,例如,八十八顆芭樂籽、夾子電動大樂隊、落日飛車、馬克白、熊寶貝、非人物種等等,都曾在地下社會演出。

然而,在二○○五年,地下社會也因為許多罰單及牌照的問題而停止樂團演出將近一年多的時間,店長淑楨說道,「因為這一連串的問題,地社大約有一年的時間暫停樂團演出,在解決了問題,重新調整後才又恢復了樂團的演出。」畢竟,地下社會還背負著許多樂迷的支持,在實質上,地下社會十多年來提供給地下樂團一個說不上大,卻很重要的一個演出平台,接續著台灣曾經快要消失的獨立音樂,在精神上,地下社會是樂迷們朝聖的地點,同時也扮演了獨立音樂的重要場景。

地下社會,孕育地下音樂十年不間斷。項庭儀/製作

延伸閱讀
地下社會
八十八顆芭樂籽
夾子電動大樂隊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