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Remaining Time --:-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四月三日台灣發生規模7.2級的大地震,面對無可抗拒的天然災害,如何強化社區與村里對於災害的耐韌性,已成為國際上重要的政策。
臺灣防災教育訓練學會 秘書長 馬士元:921到現在25年裡面,我們其實把很多跟民眾的防災相關這些資訊,我們大概都已經把它慢慢建立起來,現在缺的就是說,可能民眾比較平時沒有機會去接觸到這些資訊,或者是說,我們若村里長很認真的話,可能村里長就會來跟民眾來做宣導,去了解這些知識。
桃園區大有里在大有梯田生態公園旁,舉辦結合幼兒園、托嬰中心與里民的韌性社區防災實兵演練。
桃園區公所 區長 許敏松: 一些不確定的因素,造成的這種災害,其實是需要多一點的認識,多一點的演練,多一點的了解。
情境模擬以地震發生災害時,社區如何疏散民眾、通報災情和收容安置等等,希望讓里民在面對大型災害時,能快速反應,降低損害並提升復原力。
銘傳大學都市規劃與防災學 教授 游振棋:遇到各種災害的時候,比如說以地震來講,現在政府都有一直在宣導,就地趴下、掩護、穩住,像今天我們的演練過程中,情境狀況一,就是在教導民眾正確的趴下、掩護的動作。
社區災害應變中心及時掌握各種災害動態,即時通報相關單位,傳遞災情,進行應變措施。臨時避難場所,快速協助居民進行登記和安置工作,協助行動不便者和孩童們,提供點心緩和安定收容民眾的心。
桃園區大有里 里長 陳姵樺:我們的居民他對這個防災的,剛開始沒有概念,然後從無到有,在看他們這樣的過程當中,今天我們在訓(練)在演練的時候,他們表現出來的,我非常感動。
七分自救二分互救一分公救,災民自救能力是關鍵,強化社區及村里藉由防災演練,建立正確防災素養,更能自救、救人、減少損傷。
桃園市防災士協會 理事長 黑玉璽: 透過協會這種NGO組織,來適時的協助在地的里民,來進行一些疏散避難。
今年是921大地震25周年,天然災害無法避免,唯有加強防災知識,藉由政府與民間單位公私協力,多做模擬情境演練,才能共同打造與災害共存的韌性社區。
公民記者 羽田貞 林育葶 桃園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